毛毛虫饿了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09 14:20:0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毛毛虫饿了教学设计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毛毛虫饿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毛毛虫饿了教学设计

毛毛虫饿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从毛毛虫的生理反应——“饿”出发,跟踪追寻毛毛虫的一系列活动:

  1、饿了,吃了什么。

  2、吃了,变成了什么。

  教学准备:

  PPT一个。

  教学过程:

  一、看PPT讲述故事后。

  (随机)孩子交流,“你喜欢毛毛虫吗,喜欢它怎么样?”。

  二、(随机)看PPT13—17张,与孩子交流,“毛毛虫是怎么长大的?”

  绘本《肚子好饿的毛毛虫》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

  一、绘本阅读分析:

  如果归类,此绘本可以说是有关科学常识类绘本:揭示了变态类昆虫的蜕变过程。卵——幼虫——蛹(茧)——成虫(蝴蝶)这是一条显形的线;这一条线可以在不同年龄班上。这条线或者说这个主题变成绘本的方式决定了它的阅读教学年龄段比较适合小班段(3—4岁)。绘本的构成元素是:

  1、剪贴画的表现手法,简单浅显,直观直白(不注重细节)。

  2、5以内的数数以及1和许多。

  3、部分量词。绘本的另一条线索是吃,吃什么,吃了变什么。“吃”跟孩子生活最密切的部分。而从吃的内容看,“苹果”等常见水果也显示了低幼年龄。而我觉得我们的教学点就从“吃”入手,开展教学。

  二、绘本教学设计思路

  我的定位是精读绘本。目标是让孩子充分的说,接受孩子各种(所有)的.“独立”的“真实”的想法。互动方式是等待、猜测猜想。因此,我是这样阅读一幅图的:呈现之后前一幅留问题——“静待” (其实是孩子阅读)————教师阅读——猜测悬念。例如,第三幅,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上法是:

  1、留问题——“毛毛虫会吃什么呢?”——静待;

  2、教师阅读“东找找,西找找,找到了一个苹果,这天刚好是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

  3、猜测“吃了一个苹果,肚子感觉怎么样?”教师阅读“饿”,“继续提问”:“饿了还会吃什么?”留问题转到下一幅。

  A给孩子留空间空白。

  B接纳孩子的所有想法。

  C扭转从众思维——这是XX小朋友的想法。你的想法是什么?

  三、绘本教学反思

  孩子的大量的说、几乎每位孩子说。给我很大的感触。

  我想不刻意追求效果,也不想入套。只想“我想我秀”、做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解。

毛毛虫饿了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以及变成蝴蝶的过程。

  2、通过看看猜猜说说,让幼儿初步学会阅读绘本并尝试讲述故事。

  3、在阅读中让幼儿感受绘本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绘本PPT

  一、介绍封面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图书。师:封面上有什么?(介绍题目、作者、图)

  二、集体阅读:

  看着封面上的毛毛虫你们觉得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你们见过毛毛虫吗?

  1、师:月光下,一片树叶上躺了一个什么东西?(小小的是“卵”)

  2师:小小的卵会变成什么呢?这是一条怎样的毛毛虫?完整讲述:星期天,“啵”的.一声,毛毛虫从卵里爬了出来。(重点突出啵)师:毛毛虫是从哪里来的呢?

  3、师: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准备去做什么呢?宝宝们,如果你们饿的时候会做什么呢?

  师:毛毛虫抬着腿准备去吃东西啦。

  4、师: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什么?(一个苹果)完整讲述: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可是他还是很饿。

  师:接下来谁能用刚才的话来说一说毛毛虫吃了什么?

  三、自主阅读

  1、师:到了星期六,毛毛虫还是没有吃饱,它会吃什么呢?

  师:吃了这么多的东西,毛毛虫怎样了呢?它还是当初那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吗?

  师:长大了的毛毛虫去哪里了呢?

  毛毛虫吐丝,把自己包了起来变成了“茧”房子

  12、师:经过了2个星期,毛毛虫咬破了茧终于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四.分享阅读:

  原来毛毛虫小的时候是一个小小的卵,慢慢的从卵里钻出了一条毛毛虫,慢慢的毛毛虫吃了很多东西长成了大毛毛虫,最后吐丝把自己包在茧房子里面,经过2个星期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五.总结

  结束师:让我们也变成一只蝴蝶飞到外面去找春天吧。

毛毛虫饿了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及变成蝴蝶的演变过程。

  2、学习10以内数的点数。

  3、尝试运用肢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绘本故事书;卵、各阶段毛毛虫、蛹和蝴蝶图片各一张;音乐;头饰(毛毛虫和蝴蝶)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去郊游》。通过此活动调动幼儿开展活动的兴趣。

  2、集体欣赏故事《好饿的毛毛虫》,引导幼儿观察每一幅图画所表达的意思,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1)树叶上躺着什么?(重点突出有一个卵)

  (2)毛毛虫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啵”这个像声字,并知道毛毛虫的样子是又小又饿)

  (3)毛毛虫都吃了哪些食物,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随着不同数量食物的出现进行10以内数的点数)

  (4)星期六,毛毛虫吃完食物后怎么了?星期天,毛毛虫吃完树叶后又怎么了?(对比前后毛毛虫的表情,让幼儿学会比较)

  (5)毛毛虫吃饱后又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房子叫什么名字?(重点让幼儿认识“茧”)

  (6)从茧里出来的是什么动物?(适当制悬念,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

  3、完整地欣赏绘本故事。

  4、利用图片演示毛毛虫演变为蝴蝶的自然生长规律。(图片的摆放教师应有意识地摆成一个圆形,代表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5、伴随音乐,幼儿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毛毛虫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和动作,加深对故事的印象。

  6、结束活动,幼儿做蝴蝶飞的动作,离场。

  活动反思:

  这本绘本通过简单易懂的图画向幼儿讲述了毛毛虫演变成蝴蝶的自然生长规律。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还溶合了其它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低幼学习的知识要点,如星期的.概念和顺序、10以内数的点数、蝴蝶的生长和告诉幼儿吃东西要适量等等。

  在设计这堂阅读活动时,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10以内数的点数和蝴蝶的生长这两个知识点进行。活动分为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与幼儿一起欣赏故事绘本,在欣赏的过程中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的点数能力和学习10以内数的点数;第二部分是通过图片让幼儿理解毛毛虫演变为蝴蝶这一自然生长现象。在摆放图片时,我有意把图片摆成一个圆形,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发现毛毛虫的演变过程是:卵—毛毛虫—蛹—蝴蝶—卵这样一个周而复始、为断循环的过程。第三部分为模仿,让幼儿在模仿过程中体验活动的快乐,加深对故事的认识。

【毛毛虫饿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好饿的小蛇》小班教学反思04-22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毛毛虫”的日记08-06

《毛毛虫》教案04-19

教学设计01-14

化学教学教学设计02-10

《给动物设计名片》教学设计06-16

《草》教学设计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