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通用9篇)

时间:2023-12-18 10:01:17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通用9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并发现磁铁能吸铁制品的特性。

  2、能初步尝试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幻灯片、记录表,道具图片。

  2、操作学具:磁铁、积木木头类:积木 塑料类:尺子 纸类:餐巾纸 铁制品:曲别针、钉子,夹子

  活动过程:

  1、 导入猜谜语,出示磁铁,引入活动通过看ppt来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并具体讲解

  2. 做实验 磁铁宝宝找朋友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磁铁宝宝是来找朋友的,它想与被它吸住的物品做朋友。

  通过做实验来让小朋友知道磁铁的用途,完成表格填写。

  3. 总结通过实验钉子、曲别针,夹子是磁铁的好朋友。磁铁有磁性,能吸起像钉子、曲别针这样的含铁的物品。不能吸起像积木这样的.木制品、纸巾这样的纸制品、尺子这样的塑料制品、玻璃球这样的玻璃制品。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幼儿从上课伊始就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由于事先准备的操作材料比较多,所以幼儿一直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发现、比较,整节课情绪高涨。幼儿乐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事物规律的活动形式。在总结磁铁特性这一环节,做的还不到位,有点急于求成,要先让幼儿来讲出他发现的规律,教师再进行引导,做最后的总结。在活动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教师在讲述表格填写规范时语言不够清晰,目标不够明确,仍然有些幼儿将猜测和验证环节混淆起来,不会填写表格。此外,应将游戏探索磁铁特性这一方式延伸到今后的玩磁铁的活动中。

  小百科:磁铁: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子,其原子的内部结构比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回味,找出微生物的特点,发现学习的内容和生活联系的很紧密,让孩子们喜欢课堂并完成导学目标。

  导学目标:

  1、通过“食物品尝会”活动,学会从提出的问题中进行准确的猜想与假设。(重点)

  2、学会搜集资料,验证猜想方法。

  3、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处理好微生物于人类的关系,明白有害微生物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的(难点)

  学习准备:

  1.白萝卜、酸萝卜;新鲜豆腐、霉豆腐;生面团、面包。每人一双筷子。一次性塑料碗。

  2.每个小组一张实验记录单;搜集相关微生物的资料。

  导学引领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独学:今天的早餐你都吃了些什么食物?并且还请你认真想一想这些食物大致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

  2.对学:对子间互相交流一下。

  3.群学: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吃的食物情况,并且认真研讨一下这些食物的大致制作方法。并进行小组总结。

  4.大展示:小组代表在班上进行汇报。

  5.学生代表进行总结: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大致是用 、 、 、 、 等方法制作出来的。

  二、品尝讨论,发现问题。

  1.独学:各小组出示这些食物(白萝卜、酸萝卜;新鲜豆腐、霉豆腐;生面团、面包)认识一下。

  2.群学:各小组成员按照实验记录单上的食物序号进行有秩序的品尝。

  品尝时温馨提示:

  ①各小组成员每人一双筷子,按照实验记录单上的序号(1~6号)有秩序地品尝。

  ②品尝时,认真仔细观察和体会这些食物,在加工前后有什么变化,将这些变化填写在表中。

  ③品尝完毕后,整理材料,在记录单上写出自己的发现。

  “食物品尝会”实验记录单

  五年级 小组名称 成员

  6.大展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说出自己的猜想。

  四、搜集资料,验证猜想。

  1.读一读课题:寻找微生物

  2.独学:阅读书P57~P58页的内容。出示导学提纲:①搜集资料,验证猜想,是微生物中的哪些成员让酸萝卜、霉豆腐、面包变得这么好吃的呢?②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是什么。③搜集寻找,你知道微生物这个大家族中还有哪些成员?明白有害微生物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知道怎样处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对学:对子间交流一下各自找的答案及相关资料。

  3.群学:在小组内进行汇报,总结一下,便于进行汇报。

  4.大展示:小组代表在班上进行汇报。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微生物;

  微生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找到了让面包变松软可口的是________;酸萝卜、泡菜是________中的`________的功劳。霉豆腐上面的________,________等。

  五、阅读资料,寻找微生物。

  1.微生物为人类酿造了许多可口的食物,可以说是人类的一大好朋友。那么反过来说是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呢?

  2.独学:请各小组成员将自己课外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了解这些微生物的名称、特点、及其危害。

  3..对学:对子间互相交流一下。

  4.群学:在小组内进行汇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的资料待会儿汇报。

  5.大展示:小组代表在班上进行汇报。

  6.总结:对我们有害中的微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活动: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群学:在小组讨论,怎样处理好我们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为了防御有害微生物的侵犯,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

  2.大展示:小组代表在班上进行汇报。

  3.为了了解更深,我们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七:反馈与检测

  练习册

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是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过程实录(一)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让幼儿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2 、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懂得要节约护用水,保护水资源。

  3 、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乐意参与活动。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二)活动准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红豆。

  2.人手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1)出示一杯清水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在游来游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有的说一看就知道;有的说透过水看到的。

  师:看看米里有什么?

  幼:有的说只有米;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有的说看不出。

  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球。

  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

  (评:以探索秘密引出课题,萌发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以具体形象的猜一猜活动,让幼儿自己感受水是透明的。)2、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1)盛水活动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

  幼A:小容器里的水跑到了盆里。

  幼B:篮子放到盆里时篮子里有水,拎起篮子水没了。

  幼C:塑料袋里的水流到盆里了,盛不住。

  小结:水会流动。

  (评:提供材料,幼儿在自己的尝试操作中感知水会流动,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结论,使幼儿有了成功的体验,为下一尝试活动奠定了基础。)(2)溶解实验师: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菊花精……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师:谁来告诉大家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幼A:糖、盐放在水中没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

  幼B:菊花精放在水中,搅一搅后没有了,水变成了淡黄色,小石子还在水中。

  幼C:糖、盐、菊花精放在水中都没了,水变颜色了,沙子、红豆、石子都在水里。

  师: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

  小结:糖、盐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

  幼:有的说果珍,有的说阿华田,有的说味精,有的说化肥,有的说感冒冲剂。

  (评:提供多种材料,引让幼儿尝试操作,并引导幼儿自己观察、比较,讲述自己的发现。既为幼儿间的互动提供了机会,又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到了充分体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理解了溶解的含义。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3、引导幼儿保护水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鱼的家,看小金鱼在清水中游得多欢呀。可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一些河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怎样保护水呢?

  幼A:不把脏东西丢进河里。

  幼B:工厂里污水不能放到河里。

  幼C:看到河里有垃圾把它捞上来。

  幼D:让治污水的叔叔把水变干净。

  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好了,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评:教师适当引导,使幼儿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激发幼儿保护水,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新颖、有趣。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了出来,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我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幼儿进行了两次主动探索尝试活动,认识了水会流动,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在活动中我没有进行一手包办,而是强调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发展了直观思维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师生感情融洽,幼儿专注投入,为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由于我对每个幼儿的尝试活动都给予肯定、鼓励,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一个环节又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反思:

  反思一:创设环境有利于孩子

  反思二:追随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反思三:当提问不利于孩子活动时,及时引导,加以调整

  反思四:重视幼儿的探索让孩子,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存在问题:

  1、我在课前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操作观察的材料,如每组准备一只酒精炉、烧杯,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自进行实验探索,从而能更加引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2、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

  3、对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整的孩子行为还比较谨慎,不够大胆。如在这次活动中的生成课程转换得比较犹豫。

  4、及时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还不足,活动后立即反思显得条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红绿灯的作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知道在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三颗星星》故事ppt、红绿灯翻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想)瞧!是谁呀?他们都有什么颜色的啊?太阳妈妈想送他们来地球上学本领,你们想知道他们学会了什么本领吗?那一起来听这个故事《三颗星星》,听完了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二、观看ppt,欣赏故事。

  1、提问:这三颗星星学到了什么本领?幼儿自由回答。

  2、分段欣赏。

  提问:(1)三颗星星学会了什么本领?三颗星星学了本领后,太阳妈妈怎么做的?

  (2)太阳妈妈思念孩子了?他是怎么做的啊?

  (3)三颗星星回到太阳妈妈的'身边后,地球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讨论:A、为什么三颗星星回到妈妈身边地球就乱套?

  B、三颗星星能离开地球吗?为什么?

  (4)小朋友们你们说一说这三颗星星到底是什么呀?

  小结:对,原来是红绿灯。

  (5)红绿灯装在什么地方?(马路上,十字路口)

  出示红绿灯的ppt。

  红、绿、灯分别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红绿灯会发生什么事情?(会发生交通事故,交通阻塞)

  小结:所以在生活中,红绿灯很重要,他们在街道上指挥交通,我们不能没有他。它是交通信号灯,告诉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三、游戏:红绿灯。

  (东营市广饶县道庄镇实验幼儿园)

  body { 9pt}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喜欢和老师、同伴一起看看、猜猜、讲讲各种有趣的盒子,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2、 初步感知探索盒子和盒中物品的关系,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盒子。

  活动准备:

  大盒子三个、各种小盒子等。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引起活动的兴趣

  二、 看看猜猜盒子

  1、 猜猜第一个盒子——盒子和物品的匹配 “大盒子、大盒子,真有趣,上上——下下、 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找找里面的小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玩具盒、电吹风盒和领带盒

  小结:盒子能帮助我们把需要的各种东西都整理好。

  2、 猜猜第二个盒子——形状和声音 猜猜第二个盒子里有什么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糖果盒、饼干盒、巧克力盒

  这些盒子是什么形状的? 方形的盒子、圆形的'盒子、心形的盒子

  哪个盒子里放了东西?你能猜出来吗?有什么好办法知道

  小结:盒子有各种形状,真有趣!

  3、 猜猜第三个盒子——尝试打开盒子的各种方法

  l 尝试打开小盒子;

  l 小结

  三个打开的方式:翻盖;锁扣;插盖。

  三、分享和延伸

  这些装糖果的盒子叫糖果盒,你们还看见过什么盒子呢?(铅笔盒、玩具盒、工具盒、肥皂盒、饼干盒、眼镜盒等)聪明的宝宝再找一找,家里还有什么盒子,发现的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小班科学活动:大盒子、小盒子真有趣。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0”,了解“0”的重要作用。

  2、知道“0”可以表示“没有”、可以表示起点,“0”和其他数字组成的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数量。

  3、对生活中的“0”感兴趣,乐于探索、感知“0”在生活中所表达的不同意义。

  活动准备:

  PPT课件;积木5块;温度计、尺子、弹簧秤等实物;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码、比分牌、球衣等图片;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感知数字“0”。

  1、师: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数字,请你用你的小手准确的表示出来。

  2、在桌子上摆出五块积木:桌子上有几块积木?

  从5—0逐一递减,每次拿走一块,提问:桌子上现在有几块积木?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桌子上积木的数量?桌子上没有积木了,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

  二、欣赏故事《“0”又回来了》,感知“0”在数字中的重要作用。

  1、师:“0”既然是表示“没有了”,那能不能干脆不要这个“0”?为什么?

  2、幼儿自主讨论,教师视情回应。

  3、绘声绘色的讲述故事,引起幼儿探讨“0”的`兴趣,了解“0”的作用。

  4、提问:为什么大家要去找数字“0”呢?“0”到底有没有用呢?

  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0”的作用,了解“0”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1、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0”?他表示什么意思?

  2、根据幼儿的回答视情小结3、分组自取温度计、尺子、弹簧秤等实物,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码、比分牌、球衣等图片,观察并说说“0”在哪里,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含义)。

  4、小结:门牌、车牌、电话号码、球衣上的“0”都表示一个数字;温度计上的“0”读作零度,表示温度,也表示分界线,从“0”开始越往上温度越高(热),越往下温度越低(冷);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从“0”计量长度、高度等;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0:1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0”的作用真大,“0”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含义。

  本活动的重点是认识数字“0”及其重要作用,知道“0”可以表示“没有”、可以表示起点,“0”和其他数字组成的不同数字表示不同的数量;难点是探索、感知“0”在生活中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附:故事“0”又回来了在数字王国里,0一直想和其他数字宝宝做朋友,可大家觉得他表示什么也没有,是没用的,都瞧不起他,连最小的数字“1”页不愿意理他。

  0来到商店前,看见一个空的价格牌就站了过去,商品的价格一下子就变成了“0”,成了免费的,售货员马上把0轰走了,0很伤心,离开了数字王国。

  0走了以后,数字王国可乱套了,大象伯伯用长鼻子卷来10只香蕉,1—9的数字宝宝使尽浑身解数,想尽了办法,还是写不出香蕉的数量。售货员找不到0,也犯愁了,原来鞋子的标价是10元的,现在变成1元了。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0也是很重要的,每个数字也都有自己的作用,少了谁都不行。于是,大家一起去把“0”请了回来。当0回到数字王国时,大家可开心了。我们又能写出10支香蕉了,又能准确的标出10元的价格了。原来,0和其他数字宝宝组合在一起可以表示一个数量,从此,大家再也不觉得0没有用了,他们和0成了好朋友。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种物体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标记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大胆讲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实验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铁丝、吸管、报纸(小组一份);幼儿记录单,大记录单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一只乒乓球被管老师不小心掉到了杯子里,你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吗?有什么办法呢?(幼儿相互交流)

  二、引导幼儿尝试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1、提出问题:那如果手不能直接伸进去,也不能把乒乓球直接倒出来,在杯子不动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幼儿想办法)

  2、介绍材料和记录单。

  (1)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有勺子、筷子、细铁丝、报纸、吸管,请你猜猜哪些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猜测,教师在记录表上记录)

  (2)到底他们能不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呢?你可以每一种材料

  都去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用标记记录在记录单上。

  (2)幼儿探索操作

  (3)交流探索、记录的.结果。谁愿意来说说你的发现。

  (4)总结性提问:从记录单上我们可以看出勺子、、、能取出乒乓球,有的铁丝能取出乒乓球,有的报纸却不能取出乒乓球,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用铁丝取出乒乓球的?解决铁丝取出乒乓球:可以改变形状

  3、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

  (1)发散性提问: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细铁丝、吸管、小棒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自由讲述办法)到底你们说的行不行呢,只有试试看才知道。(第二次操作)

  (1)幼儿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教师巡回指导,并用数码相机拍下幼儿实验的情况

  (2)再次交流探索操作的结果。怎么样,都成功了吗?你这次用了什么把乒乓球取出来的?用了什么方法?

  (3)展示照片,看,xx是用什么方法把乒乓球取出来的?

  (3)小结: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去尝试,细铁丝、报纸也能把乒乓球取出来

  4、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是从杯子里取出了乒乓球,如果杯子里掉进去的是铁球呢?在不动杯子子的情况下能用什么方法取出呢呢?我们以后游戏的时候去试一试。

  反思:

  我设计的活动符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在活动中孩子们都能积极的参加,想出许多移动乒乓球的办法,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个别的孩子因为动手能力差,不能用筷子很快的夹住球,所以显得有点失落,变的不太主动。在以后的活动中会照顾到动手能力差的孩子,让其也能体验在操作过程中收获的成功喜悦。

科学教案 篇8

  科学意图:

  现实生活世界是儿童科学学习的丰富源泉,儿童学习的科学应是生活中的科学,因为那才是属于儿童自己的科学。儿童有着与科学家一样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总是不断地探索身边及周围事物,以寻求问题的解答,而且特别喜欢问为什么。儿童科学教育需要创造条件让儿童经历科学家曾经经历过的、曾经体验过的一些过程。

  材料准备:

  磁铁、铁屑、长方形塑料托盘、和托盘底面大小相同的白纸、蜡笔。

  制作方法:

  (1)在纸上画上一只蹲在苹果树下的小刺猬,注意刺猬身上的刺不画。

  (2)把画铺在托盘上。

  实验操作:将铁屑轻轻撒到画上,再将磁铁放在托盒的下面,轻轻移动磁铁,将铁屑全都吸到小刺猬的.身上,帮助小刺猬长出尖刺。

  指导建议:

  提醒幼儿取放铁屑要小心,注意不要将铁屑撒到托盘外面,更不要对着铁屑吹气,防止迷眼。

  提供给幼儿的磁铁大小要与所画刺猬大小相同,使表现效果更形象。

  在托盘下任意移动磁铁,观察铁屑的运动状态。

  拓展与替代:

  任意变换背景图,利用铁屑进行趣味造型活动。

  利用铁屑表现条形和U形磁铁的磁场线的分布情况,感受 磁铁磁场的存在。

  科学小知识 :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而铁屑细碎的形态,在磁铁的吸引下可以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造型。铁屑还可以显示磁铁磁场的存在,利用铁屑对磁力线的显现效果,可以使幼儿生动形象地感知不同形状磁铁的磁力线分布情况。

  活动反思:

  将科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融会于儿童的生活之中,让儿童在面临真实的科学问题情境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学习。科学发现的成功与喜悦也将进一步激发儿童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磁铁有吸铁和相吸、相斥的特性。

  2、利用磁铁进行分类活动锻炼幼儿的分类能力。

  活动准备:

  纸、积木、钥匙、一元硬币、回形针、扣子、小铃铛、铁制易拉罐、小石头、橡皮筋、铝制易拉罐、橡皮筋、磁铁、铁沙和石沙混合放在若干个塑料版里、小布快,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老师魔术表演,启发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使纸上的东西动起来的?有几个小朋

  友说纸下面有吸铁石(磁铁)。

  二、观察磁铁相吸、相斥的'特性。

  1、让幼儿尝试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2、教师总结:有时两块磁铁会吸在一起,有时不会吸在一起,但是只要转换方向,两块磁铁就可以吸在一起了。

  三、通过操作,感知磁铁吸铁的特性。

  教师:请你们试一试,磁铁能不能吸起其他东西。

  1、幼儿观察桌上的各种物品,猜想每样物品能否被磁铁吸起,并在书中的表格里做记号。

  2、请每个幼儿用磁铁吸一吸桌子上的物品,把可以吸起来在幼儿用书框中做上记号。

  3、请幼儿将物品分成能被磁铁吸起来的和不能被磁铁吸附的两堆。

  4、讨论磁铁能吸起和不能吸起的物品的原因。

  四、通过找铁沙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对磁铁特性的了解。

  1、教师:磁铁只会吸含铁的东西。现在这儿有一堆沙,老师不小心把铁沙混在了这堆沙里,请小朋友帮我把铁沙分出来好吗?

  2、幼儿分组,每人一块用布包好的磁铁,每组一盘石沙和铁沙混合物,以及一个空盘。

  3、教师向幼儿说明为了防止磁铁沾得满块都是铁沙,所以才用布块包着磁铁。

  4、请幼儿将沙盘里的铁沙吸出来,放在另一个空盘子里。(教师先示范,将布块和磁铁分离,铁沙就会被取下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先让孩子们观看魔术表演,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在指导孩子时,我发现很多孩子把钥匙、铝制易拉罐和积木猜测为能被吸起来的东西,经过实验孩子们才发现铝制易拉罐和积木原来是不可以被吸起来的。孩子们在活动中探索了磁铁的特性。并且边实验边做了记录,大部分孩子学会了记录,但是还有个别小朋友不知道怎么记录。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多引导孩子记录他们实验的结果。

  收获:

  教师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10-24

科学教案08-10

科学教案(精品)10-30

实用的科学教案09-16

科学教案(热门)09-19

科学教案【合集】10-01

大班科学教案03-15

中班科学教案01-08

【精选】科学教案三篇05-16

科学教案四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