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1
我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才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每一粒米,绝不能大手大脚地浪费粮食。
有一次,我在学校吃午饭,因为饭菜不爱吃,就把它们都倒了。到了晚上,竟然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我把饭菜都倒了的事儿,农民伯伯知道了,他们竟然来我家找我,我心里有愧,腿都软了,就哆哆嗦嗦藏在衣柜里面。农民伯伯倒没抓我,就在衣柜外面谈话,他说:“你知道不知道一粒米一根菜是我流了多少滴汗,费了多少心血才换来的吗?”我吓得都不能思考了,就结结巴巴地说:“您,您在说什么呀?”
这时,老师走过来,说:“你是不是把今天的饭菜都倒了?”我一听老师都知道了,只好对农民伯伯道歉字。我说:“农民伯伯,对不起,我不该不节约粮食,更不该撒谎。以后,我一定不会再浪费粮食了。”农民伯伯听了我说的话,笑眯眯的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老师走过来,把我拉出衣柜,说:“你以后一定记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也笑着点点头,看样子已原谅了我。我高兴得说:农民伯伯,谢谢您能原谅我。”说完,我们都高兴地笑了。笑着笑着,我的'梦醒了。
现在,我还记得那个梦。我再也不敢浪费粮食了,因为我怕农民伯伯在找我。有了我的这个梦,大家都知道浪费粮食的后果了吧?我要告诉大家,节约是一种美德。如果一个人能节约一粒米,那么一般人,就能节约一百粒米,我们一定要节约啊!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2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到浪费现象,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在浪费。
随父亲走进豪华的饭店,映入眼帘的是光滑的玻璃桌上摆放的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桌子四周的嘉朋正在欢笑,人们高高兴兴的碰杯,快快乐乐的交谈。一番酒酣耳热之后没有谁再交盏动筷了,看着满桌的狼藉,光彩夺目的美丽顷石面目全非;高脚杯旁的米饭哭泣自己生命的无用,桌下的青菜则叹息短暂的一生,满满的'一碗汤盼望客人的光顾……或许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的老人跪在街头乞讨,有的儿童面黄肌瘦,更可怕的是那路旁挣扎的白骨。
不知不觉宴会已经结束,人们捧腹而出,我回头望着那些剩下的饭菜久久不愿离开,我有心将那些饭菜打包回家,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最终还是被爸爸挥手而去。回到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那些粮食的身影时时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为我的行为深感惭愧,我想我的摆阔气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犯罪”。
或许我不能制止浪费,但以我的微薄之力可以结束自身的浪费,凡事贵在坚持,长此以往节约会内化为我行为的习惯。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3
节约粮食也是一种美德,尤其是我们学生最需要去培养的。这一次就我学校要求学生节约粮食来谈谈我的体会。
这次学校没有要求我们节约粮食之前,我看到的是到处浪费的行为,尤其是食堂吃饭浪费的最多。都说粮食得之不易,从种子到发芽到长大到成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在生活中真正去做到珍惜的却很少。如果不是这次学校对我要节约粮食的要求,大概还会继续浪费很多的粮食。以往在食堂吃饭的同学,都是大得多吃得少,一般都是会倒掉的,很少有人去真正的做到光盘,就连我自己也是这样的,所以说说的简单,做起来难得多。
这次学校在食堂内贴了很多的关于节约粮食的标语,食堂阿姨也是被叮嘱了的。在通知我们要节约后,我们在食堂打饭,阿姨都会跟我们说吃多少,就打多少的。饭菜,不够再去向她添加。实际上这措施是不好实施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权益被侵犯了,会觉得学校是故意不让他们吃饭似的。因此我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包括自己也按照学校要求去做的时候,是有些不习惯的。但是于我来说,其实还算好的额,毕竟我本身吃的也不多,少给我大一点,刚刚好,只是有一点不太习惯这样而已。
在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除了前期大家很难适应后,后面同学们也都努力去适应了,开始知道要去节约粮食,也懂得节约的好处了。毕竟当他们没有吃饱的时候,阿姨是会再给他们添饭的,完全不会影响他们的温饱。只是大家原来都习惯了浪费,还没有把节约意识建立起来,因而没有办法短期内得到适应。但是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努力应学校这个要求去做,浪费的现象还是得到了缓解的,没有像以前那样严重。虽然还是会有,但是不可避免,毕竟实施的时间不长,那些为了告诫对大家不要浪费粮食的标语还没能深入人心,大家自然这种意识也就不强,还有待提升。不过我相信随着时间的加长,大家一定会培养起这个习惯和意识,一定会配合学校做好节约粮食的行动,也一定可以真正的做到节约。通过这样大的一个措施,也让我明白节约粮食是我们大家必须要去做到的,因为这样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耳熟能详的唐诗。它告诉我们节约粮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宽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多人养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坏习惯,这就助长了大家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
有一天中午,我和妈妈在一家饭馆吃饭,我们点了三道菜,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隔壁的两个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他们拿着菜单一下子点了十几道菜,没一会儿功夫,小小的桌子上摆满了饭菜。看见这一幕,我惊呆了,心想:这么多菜能吃完吗?不会是大胃王吧?但是,他们竟然没吃几口,把钱一交就走了。满满的一桌子菜,就被服务员给倒了,真可惜!
为了制止这种坏习惯,国家也制定了许多法规,提倡节约。每年十月十六日是节约粮食日,这就告诉我们应从这就做起开展节约。
我们应该每次在饭店,点适当的饭菜,不够吃可以在点,吃不完可以打包。不要因为没面子而浪费,通过国家这几年的宣传,这周星期五我们家在小六汤包吃饭,发现人们现在都是吃多少点多少,已经有了节约的好习惯。
浪费粮食就像给白纸上抹上了黑点,而珍惜粮食是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为节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篇民以食为天,人对粮食的需求与生俱来。记得小时候老家那儿把凡是能填饱肚子的食物统称为粮食。虽然每天与粮食形影不离,但在相伴的岁月里,我还是感慨无限的。
我的`童年时代,感觉最深的是对饥饿的记忆,好像没有吃饱时候。乡下人每天一见面,第一句话问候语就是“你吃了吗?”直到我读大学时才改了见面说这句话的习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基本上每天只吃两顿饭,玉米、红薯、野菜是主要食物。外婆那儿老南瓜多,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月份,就是天天老南瓜稀饭,时间长了,见着这个就头疼。由于是吃的都是粗粮、野菜,胃都胀大了,成年壮劳力一餐吃近十斤粮食的人并不少见。那年代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外婆一般是弄点面条给客人吃,这时会让我们到邻居家去玩一会儿,面条的香味就飘出屋子,飘到了邻居家,我们留着口水趴在门缝里远远望着。
记得读高中时是在学校寄读,每周要从家里带粮食交给学校食堂,吃的主食是玉米饭,两天一餐米饭,吃饭时是十人一组,一组一个小铝铁盆,每人只有半洋瓷碗饭。当时师傅做的玉米饭,里面有好多面疙瘩,疙瘩中间有时还是生的,有时水加多了,硬的连那铁铲子都挖不动,让处于正是青春发育期的娃娃们营养不良,不时发生同学到相邻村民田里偷红苕、萝卜、水果充饥的事件。那时到餐馆吃饭除了钱,还要粮票,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到县城里买书,因粮票少,两人只吃了三个馒头。刚参加工作时,就听一位长辈说,同事老孙是很有学问的人,读过大学,只是三年困难时期因无法忍受在学校的饥饿就放弃了学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农村土地包产到户,人们才从饥饿中慢慢地解放出来。老家那儿什么都可以卖,就是不卖粮食,可能是饿怕了。
去年春天,我到省城里去看望一位老师,他是一名退休的教授,不抽烟,也不喝酒,带点什么合适的礼物让人还费了大心,左思右想,最后决定送点家乡的冷水田里生产的大米和植物油,当时我还是心存顾虑,觉得有些土气,没想到老师高兴得不得了,说他好长时间没吃到这些好东西了。老师的话,让我心里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十年前我到乡下看亲友,常和一些老人拉拉家常,让老人们担忧的是农村外出人口增多,承包地撂荒,特别九零后的年轻人基本不会干农活,或者根本就没打算当农民,如此下去,没有人生产粮食,不知道今后大家吃什么?
近年来,我因工作关系经常深入到远离县城几百公里的土家山寨,水泥路已经沿伸到农户家门口,不少外出打工人员返回,带来外面的信息,有的开办了自己的企业,有的开办了农家乐,带领一方乡亲富了起来,可乡亲们并没有放松对粮食的生产,我偶尔走到田园里看一看,那庄稼长势真是喜人。老乡告诉我,近几年粮食年年丰收。并说,种田人没有粮食吃,那可是丢人的事!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粮食局是最好最大的单位,家里如有人在那里工作肯定是令人高兴的,如今县粮食局已经成了最小的单位,可以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后河西,粮食局邓局长开玩笑地说,别看我们单位小,我们管理的粮库,有吃有喝时没人关注,一旦受灾胃它可是最重要的单位呢!
粮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人的命根子。从某种意义来讲,珍惜粮食就是珍惜了我们的生命,也是珍惜了社会的财富。父母只能给了我们生命的长度,粮食给我们的却是生命的宽度和厚度,粮食要陪伴我一生。古诗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爱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源源流长的美德,我们要以感恩之心爱护它,更要加珍惜它!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4
曾经,人类辛劳种植我们,却常遇歉收,就算丰收也无法满足温饱。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智慧与勤奋的人们再次种植我们,此次丰收令他们惊喜不已。无数的我们使人类生活更为幸福。
我们不仅是粮食,也是世界上的`重要存在。若无我们,难以想象人类如何维生及世上还有无美食。
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忽视、蔑视甚至浪费我们。我们深感悲哀,当我们被丢弃于垃圾桶、河流或海洋时,意味着未能履行使命与责任。或许有少数幸运者能借助大海或风存活,但我们仍不能完成使命,只因人类已不再重视我们。
我们理解你们已步入更美好的时代,但仍需铭记:我们是保障生活的基石,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劳动者的汗水。尽管市场丰富且粮食价格适宜,每个家庭都有余粮,但“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应代代相传。敬请各位放下骄傲,以平和善良的心态珍视我们!我们愿为你们倾尽所有,也希望在这个幸福的时代里,不被遗忘、不被抛弃!在此呼吁大家:珍惜每一粒粮食,这是爱,更是责任!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5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为了提高学生勤俭节约意识,营造爱粮惜粮、节约粮食的良好氛围,佛山市建设学校以“粒粒皆辛苦,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学校围绕“爱粮惜粮”这个主题对全体师生进行了宣传教育。朱xx主任在宣传活动中向同学们宣传介绍了世界粮食日的由来和主题,倡导师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X主任讲世界粮食日的由来
黄xx校长则从名人节俭的故事讲起,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感受勤俭节约是美德的道理。X校长还列举出了诸多小学生们生活中的不文明和浪费的现象,以教育孩子们要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同时,他倡导师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并对全体师生提出“珍惜每一粒粮食,杜绝每一次浪费。”的爱粮节粮要求。
X校长全校动员师生爱惜粮食
随后,学校组织各班开展了“全国粮食安全主题班会”活动。各班结合实际开展了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等为主题的活动。
开展全国粮食安全班会课
在班会课上,各班主任组织同学了解中国国情以及世界粮食发展形势。通过设计主题墙报、搜集和背诵关于爱惜粮食的诗歌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粮食的.珍贵,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最后,学校大队部还布置同学们完成了节粮爱粮的手抄报和绘画作品,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爱粮、惜粮、节粮的观念。
20xx年世界粮食日的墙报
值得一提的还有系列活动中开展的“光盘”行动。在学校的宣传发动和组织下,建设小学向全校师生共同发起了这次“光盘行动——从你我做起”的活动。通过这样身体力行的体验式活动更能帮助孩子们构建起爱惜粮食的观念;更能促进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更能让孩子们把节约粮食的精神落实到行动中。
师生开展光盘行动
建设小学通过“世界粮食日”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切实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孩子们纷纷表示要爱粮节粮,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争做爱惜粮食的文明小使者。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6
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需求已从满足基本温饱转向追求安全营养。然而,令人惊愕的是,路边那些看似诱人的烤肉串、锅中吱吱作响的鱿鱼以及辛辣可口的臭豆腐,其实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烤肉签子长期未清洗,鱿鱼用的地沟油,为了制造臭豆腐的特殊香气,竟将豆腐放置于厕所附近熏制!如此这般,哪里还谈得上营养?简直是离安全食品相去甚远!
有一回,我抵挡不住诱惑,买了几包小店出售的`"麻辣棒",一口气全吃完,结果腹泻了好几天。后来得知,不少同学也因食用此类零食而生病,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并召开大会向我们警示这种名为"三无"产品的零食的危害性,要求我们坚决抵制,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现在购买"三无"产品的人越来越少。
在此背景下,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始严厉打击各类不安全食品,无数黑心窝点、非法经营者的恶劣行为得以曝光,政府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使民众不再盲目购买不安全食品。在相关部门的严密监控下,周围环境中的不安全食品明显减少,希望每个人都能自觉远离这类食品,让每个人都健康成长!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7
珍爱粮仓,杜绝浪费
古谚说得好:“耕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人人皆知这首诗,然而在经济发展日益繁盛的当下,许多人似乎沉迷于眼前的诱惑,早已忘却了“节约”的重要性。
据数据统计,中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是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尤其在节日庆祝之际,人们为顾及颜面,往往订得多吃得少,导致大量的食物被浪费。此外,在官方场合,利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层出不穷,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竟然动用警车参加宴席,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发指!
我们都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它宣扬了珍惜粮食、理性消费的理念。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节约意识越来越淡漠,浪费现象屡禁不止。当我们随意扔弃剩余食物时,却忽视了全球还有许多人因缺乏食物而忍受饥饿;当我们恣意放任水资源流失时,却忽略了干旱地区的人们仅靠一杯水维持生计的艰辛;当我们挥霍无度地糟蹋劳动成果时,却忘记了那辛勤耕耘的劳动者洒下的滴滴汗水。
节俭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必须学习的人生课程。如今,虽然我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提升,但我们所掌握的资源始终有限,因此,提倡勤俭节约尤为重要。节俭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道德修养,它既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一种时尚潮流。节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如今,却被人们遗忘在脑后,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重振这个价值观。
市民应该摆脱面子观念,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企业也要提供免费的餐具、食品袋等供市民打包带走。而在官方领域,应当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对奢侈浪费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公职人员必须时刻警醒自己,要始终保持清廉自律,绝不可将公款吃喝视为理所当然之事。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舌尖上的节俭”。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呵护每一份辛勤劳作,共同构建一个绿色、可持续的社会环境!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8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今天的粮食安全思政大课,让我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一粥一饭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粮食安全始终是关乎治国安邦的大事,容不得半点敷衍。而如今中国人民能够过上口粮绝对安全的日子,更是离不开我国对粮食安全阵地的坚实捍卫,离不开广大农业工作者的辛勤付出。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同时,20xx年以来,受极端气候灾害、货币超发等因素叠加影响,国际粮价攀升,国际粮食供求平衡受到干扰,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话题备受关注。如何面对严峻挑战,保卫粮食安全,成为当今粮食安全工作的焦点。于是,这要求我们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今天的粮食安全思政大课中提到,第一,坚守耕地红线,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第二,打好种业“翻身仗”,将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第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将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牢记于心,做爱粮节粮的践行者,让光盘行动在大学中蔚然成风。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9
当你捧着喷香的米饭、吃着雪白的馒头、端起美味的面条时,你是否知道这是农民伯伯顶着烈日辛勤耕耘换来的。粮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粮食才能满足需求。节约粮食、珍惜粮食应该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成为节约粮食的表率。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参加节粮活动,认真学习节粮知识,自觉增强节粮意识,每天节约一点点,每天奉献一点点,用我们的行动,用我们节省的粮食和资源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我给大家提一些节粮的方法: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不偏食,不挑食;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让我们以节约为荣,让节约成为一种时尚,让节粮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10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耳熟能详的唐诗。它告诉我们节约粮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宽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多人养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坏习惯,这就助长了大家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
有一天中午,我和妈妈在一家饭馆吃饭,我们点了三道菜,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隔壁的两个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他们拿着菜单一下子点了十几道菜,但是,他们竟然没吃几口就走了。满满的一桌子菜就被倒了,真可惜!我们应该在饭店点适当的饭菜,不够吃可以再点,吃不完可以打包,不要因为没面子而浪费。
浪费粮食就像给白纸上抹上了黑点,而珍惜粮食是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为节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11
珍惜粮食是人人都要做到的,在生活中,有很多关于珍惜粮食的名言,可是知道了却做不到。你们有想过粮食是哪来的吗?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魔术师变出来的?这些都不是,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肉类也是他们辛辛苦苦养出来的。
有些孩子吃饭总是挑三拣四的,一点青菜也不吃,只吃肉,这样不但会对自己身体不好,也会浪费粮食。还有些孩子在吃饭时,总是找各种理由不吃饭,还有时候趁妈妈不在的时候把饭倒掉。我小时候不懂什么叫珍惜,我吃饭时总是吃到一半就不要了,妈妈也总跟我说非洲人民吃不上饭的故事,可我总是左耳进右耳出。直到我渐渐长大,懂得非洲人民的苦难,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还有许多人是吃不上饭的,妈妈说非洲人饥饿到只能吃土,可我还是不相信。直到我在电视上睇到,包括我们中国好多山区的孩子都食不上饭,这时才真正明白,粮食是多么可贵。后来,我再也不浪费粮食,我每天都坚持做到光碗行动,不剩一粒在碗里。
珍惜粮食,人人有责!就算你遇到自己不爱吃的菜,也要坚持吃完。当你去别人家吃饭时,别人没有坚持吃完,你也要告诉他不可以浪费粮食。每一粒米,每一道菜,每一块肉,都是农民为我们而做,他们留下的一滴汗水都是可贵的',你们必须记住:粮食,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必须怜惜它。今天,开启我们的光碗行动。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篇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教过我们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也在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爱惜粮食,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在生活中,我的奶奶是非常珍惜粮食的人,为我做了榜样,她在洗米时总是很小心地淘米,把掉落的米粒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放进锅里。这使我懂得了爱惜粮食。
在学校里,我们总能发现一些浪费粮食的现象,同学们午餐饭菜没吃完,看心情吃饭,吃一点就不吃,直接倒垃圾桶了,白花花的米饭堆了老高了。在餐厅里,人们习惯多点几个菜,吃不完就倒掉,严重的浪费粮食,也浪费金钱。看到这种现象,真;令人痛心。
我们家奶奶和爸爸妈妈都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去饭店吃饭,吃不完,妈妈会拿一个打包盒将剩下的一些饭菜带走。妈妈说:"粮食来之不易,吃多少,点多少,节约粮食,很多人好吃不饱呢。要珍惜粮食,爱护地球资源。“妈妈言传身教,我懂了要做一个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人。
珍惜粮食要从自我做起,要有节约意识,之后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粮食,对人们来说太重要了,粮食是人们的生存需求的必需品,节约和爱惜粮食是大家需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12
农业为之本,我国愈发重视国家种业发展,看着一位位科学家气宇轩昂地介绍中国种业的丰厚成果,越发体会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欣喜像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同时,在我们身边,吃了一半的面包、咬过一口的馒头、吃剩下的白米饭,这些在困难时期想吃都吃不到的'食物最终都进了垃圾筒。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想就错了,我们来算一笔帐,如果每十个人中每天有一人扔掉一块面包,那全国将浪费多少粮食?
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科学家们一边在努力研究如何解決粮食危机,我们却在另一边浪费粮食,照这样下去,这个危机不但解决不了,而且会更严重。从小我们就学会了敬业一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句诗的含义呢?看见科学家们,埋头田地,奔走解决疫病。看见辛劳农民们,头顶烈日,脚踩打谷机,才懂得一粒粮食一滴汗的真正含义。是呀,每一颗粮食都是无数人的血汗凝成的,我们一定要特别珍惜。看了这次思政大课,我的感受更加深刻了,爱惜粮食,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13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道理,可以说人人都懂,但难就难在有的人有认识高度,没有行动力度。因此,要在怎样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转化为具体行动上下功夫。 笔者在某部发现,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已经养成,官兵们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发现损坏及时报修,严防跑、冒、滴、漏现象发生;节约用电,人走灯灭,离室关电,过去的“白昼灯”“长明灯”不复存在;在餐厅张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标语,官兵们坚持“吃多少、打多少”,自觉参与“光盘”行动。特别是有一位同志在大家出操、点名、熄灯后,主动去关闭走廊灯、厕所灯,拧紧水房没拧紧的水龙头,而且一做就是近10年,这种做法值得官兵学习。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道理,可以说人人都懂,但难就难在有的人有认识高度,没有行动力度。为此,该部采取搞好针对性、建立相关制度、严格实行奖惩等措施,使浪费现象得到有效纠治。这使笔者认识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关键是怎么把认识转化为官兵的'具体行动。 以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为例,在官兵取餐时,不仅要有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提示标语,还可以让工作人员在旁边及时提醒,这样就更有把握防患于未然。 技术手段也可以帮助我们从源头上遏止浪费,如把水龙头换成感应式的,使忘关水龙头的常见问题得到解决;将楼梯灯、走廊灯换成声控灯、感应灯,使“人走不关灯”“白天亮大灯”成为过去。 此外,树立鲜明导向也十分重要。笔者曾在某单位餐厅看到,一名不落实“光盘”行动的同志,受到了批评,在大家面前红脸出汗。这个做法效果很好,不仅这名同志以后就餐时不再浪费,而且其他人也从中接受了教训,餐厅浪费现象得到很大改观。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14
有人说:“浪费是一种犯罪。”因为对于那些没有挨过饿的人来说,不亲身体会过根本就不知道粮食的`珍贵。
有一天晚上,我刚吃饱饭,爷爷想要带我出去散散步。这个时候我想要将锅里吃不完的饭全部都倒入垃圾桶,这时爷爷的脸顿时就拉了下来,于是爷爷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由于生活物资极为稀少,别说是像今天一样吃饭,有时连稀饭都吃不上。就算是煮稀饭的时候,我们还要加一些野菜才行。即便是刚吃完饭,肚子过不了多久就会饿得咕咕叫。”“那你们没有饭吃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想到买面包吃呢?”我说。爷爷听了以后更生气:“要是能吃面包,谁还去吃野菜!”
经过这件事以后,我知道了粮食的重要性。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的小朋友,虽然物资比较丰富,但我们还是要节约粮食。
关于粮食的心得体会15
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
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粮食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大自然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一位学者就曾指出:“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
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个公民都曾实现了的梦想。世界性缺粮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根本转变。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尊重劳动成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珍惜粮食吧,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粮食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珍惜粮食心得体会10-18
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12-16
节约粮食心得体会12-14
粮食安全心得体会01-05
粮食安全心得体会范文11-01
粮食安全学习心得体会01-09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倡议书10-23
关于节约粮食的心得体会通用12-26
爱惜粮食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