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2-09-21 18:39:5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解决问题》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在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策略。

  2、教材选择了某旅游团到宾馆住宿的事情,提出了小组合作帮助导游设计几个住宿方案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与同学合作。巩固除法的知识,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听取同伴得以斯,在各种方案的制定与讨论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教学目标:

  (1)、结合旅游团的住宿问题,经理小组合作,一起设计、交流、讨论住宿方案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学过得知世界决胜火种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3)、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结合旅游团的.住宿问题,经理小组合作,一起设计、交流、讨论住宿方案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学过得知世界决胜火种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学过得知世界决胜火种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4、本节课在教材的处理上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熟悉的旅游话题来展开讨论。

  3.在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他们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授课的手段。教学力求体现自觉性原则、运用培养自学及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采用自学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自主性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主动自学,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为主线。强化学生合作学习、自学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创造才能,保证课堂训练的密度。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三、说学法

  学法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如何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会学”,主要要突出如下三点:

  1、本节课所要采用的是提出小组合作帮助导游设计几个住宿的方案,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由学生独立思考

  2.男游客的住宿问题在老师的教扶下进行,学生的思路已经被打开了,在解决女游客的住宿问题上,已经有法可依了,仍然是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说明白教师怎样指导学生掌握所确定的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

  结论的方法,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看书自学思考的学习能力,从而落实教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是教师具体施教的步骤,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体现与教学思想的展示过程。

  我教学全过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抽象概括——适时强化。

  (1)导人新课。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旅游开始谈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2)学习新课。A观察情景,找出信息;B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是问题(男女分开住,导游和司机的问题);C设计13名男游客的住宿方案,归纳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或者说是策略;D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女游客的住宿方案的问题,进一步形成策略。

  (3)巩固练习。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必须反复应用中强化巩固。所以,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吃饭用碗和登山统一帽子的问题,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同步发展。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

  本课是对于分数的进一步认识。由于学生易受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负迁移影响,对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学习肯定要遇到一定困扰。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与改造,让学生直接面对可能出现的错误,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在现实背景中帮助学生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掌握系统化思考问题的方法。

  设计本课时,我注重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参与,实践探究必备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撑握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活动重在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使其在课堂中既有获取知识,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本科课堂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和故事两方面入手:游戏对于孩子一直是感兴趣的话题,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在了解分数的意义之后,对于学生学习这一部分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脱离书本这一载体设计了莫分数比大小这一游戏,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你想摸到几颗棋子?为什么?、动口说:比这个分数大的分数还有?比这个分数小的分数还有?,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母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寻求规律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游戏中学会了方法,学生乐学,爱学掌握知识扎实有效。在学习分子是一的分数比较大小时我是以故事引入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乐学。具体地说就是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从情境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分析、探讨,逐步让学生建立解决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最后用这一模型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现象、问题。采用学生喜欢《西游记》为背景,创设分西瓜的情景,这天唐僧师徒4人走到一座山脚下,由于正是午时,天气闷热,八戒只化缘来一个西瓜,4个人,只有一个西瓜,怎么办好呢?唐僧建议平均分,每个人分到西瓜的1/4,八戒一听急了,自己辛苦找来的西瓜只得到1/4,说什么也不同意,吵着要1/8,可切开后,见到师父和师兄的1/4就大呼上当了,说师父、师兄欺负他?为什么八戒自己吵着要1/8,可见到切开的西瓜后,就后悔了呢?直嚷嚷师兄欺负他呢?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学生探知的欲望被激起,自然过渡操作体验,探索规律

  探究分子是1分数大小的比较。

  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纸,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剪一剪,和同桌完成1/4和1/8的`比较。练习1/2和1/4,1/8和1/6,你发现这些分数有什么相同之处?在比较这样的分数时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分子是1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巩固练习我还是以游戏为主。“开火车”,由某一列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分子是1的分数,后面的同学说一个分子也是1,但要比它大(或比它小)

  同样开动第二列火车,由第一个同学说一个分数,后面的同学按这个同学的要求说一个比它大(或比它小)的,分母相同的分数。

  “分苹果”纸卡出示一个分数,让学生说一个比这个分数大的分数,一个比它小的分数。

  让学生尝试比较3/5和3/4的大小,学生经历了发现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规律,主要是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但要灵活应用这一规律还不能做普遍的要求,这一练习的设计是为了满足部分学生学习的需要,也了解一下,在本次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多少学生可以超越教材。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二课时。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几乎无处不在。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学习平均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

  3、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为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4、教学重、难点: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一开始上课,我就用多媒体图片把学生带入曾经经历的情景:投球比赛。并出示两个小组进行投球比赛结果的统计表。

  第一小组投球情况统计表

  姓名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投中个数

  8

  5

  6

  9

  第二小组投球情况统计表

  姓名

  小刚

  小丽

  小琴

  投中个数

  6

  7

  11

  接着,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再请学生比较一下哪一组投球准一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白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总数和最多的数都不能比较出哪组投球更准一些。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便于后面学习的开展。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1)、小组内的四名同学结成裁判组,用自己的方法来判定哪一组是获胜者。(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2)、师生分享讨论结果,从中引出只有分别求出两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才能正确判断出哪组投球更准一些。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课上的统计表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做小裁判参与讨论判定胜负,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平均数”对学生来说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平均”的概念,当人数不相同,比总数不合理的情况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成了学生的一种迫切需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起来。

  2、初次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寻求两个小组投中球数的平均数。

  (2)、各小组汇报自己寻求答案的方法。

  a、移多补少法。数量较少时使用方便。

  b、计算法。

  第一小组:8+5+6+9=28(个)28÷4=7(个)

  第二小组:6+7+11=24(个)24÷3=8(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将他

  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学生看算式回答:28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7表示什么?

  8+5+6+9=28(个)28÷4=7(个)

  6+7+11=24(个)24÷3=8(个)

  (28表示第一小组学生投中球的总个数,4表示第一小组投球的人数,除以4是因为有4个人投球,要平均分成四份,7表示第一小组学生投中球的平均数。)

  (2)、总结: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试着总结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4、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请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数?

  学生举例:班级考试的平均分;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家庭每月的平均收入、平均支出;城市平均年用水量、用电量等。

  设计意图: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1、教学例题:

  学校开展环保小卫士拾矿泉水瓶的活动,小红她们组同学拾得的瓶子数分别为13个、12个、11个、16个。求她们小组拾得的矿泉水瓶的平均数。

  (1)、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独立计算,寻求答案。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名板演。评价板演时,再次归纳总结: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2)、议一议:①求出的“13个”是每人实际拾到的矿泉水瓶子的个数吗?②求出的“13个”与其中一个学生拾了瓶子13个一样吗?(不一样,求出的“13个”只是一个平均数,而其中一个学生拾了瓶子1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拾了13个。)

  (3)、借机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加深对平均数含义的认识,在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四)、学以致用,体验生活。

  1、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高吗?

  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4、学校举行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198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A:(195+212+205+198)÷52=16(元)B:(195+212+205+198)÷4=208(元)说说你选择哪一个答案,理由是什么。

  5、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成员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身高。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引入了几个现实情境。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1、请学生当评委给这节课的整体上课效果打分,并选取几个学生代表的分数,计算平均分。

  当学生为最后得分争论不休时,及时设疑:“以谁的分数为标准呢?什么分数是最公正的?”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以及打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给这节课打分”这一环节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并为课堂小结作了巧妙的预设。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于课堂的拓展延伸,和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十分有利。

  五、说板书设计:

  平均数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按照教材的编写和我的教学经验,我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两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第一课时——教材第19页例1。

  2、教材分析:

  本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具备同化新知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可行的,但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了这一内容后,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与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会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能力目标: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在自评、互评、师评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重点是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中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难点是除法竖式中商的书写位置及算理。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自学”教学模式,采反馈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方法.

  说学法:本节采用的'学法是让学生在尝试中练习、在练习中反馈。

  三、说教学过程

  1、在自学跟踪课

  首先解读学习目标,其次学生独学,用双色笔标出疑难,接着在对学和群学中解决疑难,并板书出本组的疑难,最后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2、合作展示

  由于是两节课连着上,目标一样就没解读,直接让小组长带领组员再组内预展,接着就是大展示,最后由于时间关系没做测评。

  四、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但是有部分学生只是机械式的模仿,不明白算理,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像计算这类课,在大组合课堂中怎么上,才能让学生明白算理,告别机械式的模仿?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

  一、把握教材,准确定位目标

  24时计时法是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对24时计时法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题材。结合这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理解24时计时法,能用它正确地表示时刻,会计算经过的时间。②明确两种记时法的不同并能正确地进行互换。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其中,理解24时计时法并能对两种计时进行互换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尊重学生,选择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本节课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观察辨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动完成知识建构。

  三、结合生活,巧设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②合作探究,理解建构;③联系生活,实际应用;④趣味游戏,巩固深化;⑤回顾质疑,拓展延伸。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中,我是按照“说一说——猜一猜——想一想”的主线进行教学的。

  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个电视节目?它是在什么时刻播出的?

  猜一猜:这是什么节目开始了?(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新闻联播》是在什么时间播出的?电视上写的是晚上7:00吗?(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视频)19:00和晚上7:00表示的是同一时刻吗?

  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类似的计时法?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记时法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首先通过“说一说”引导学生回顾12时计时法;再用《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构建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注意;最后借助“想一想”唤起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关于24时计时法的经验,引入新课的'学习。】

  另外,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板书几个时刻,并出示课题《记时法》(板书),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作好准备。

  2、合作探究,理解建构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三个层次:比较两种计时法、理解24时计时法、沟通两种计时法。

  (1)比较两种计时法

  为了使学生体会两种计时法形式的不同和它们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结合板书我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这两种计时法有什么不同?②你能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吗?③你更喜欢哪种计时法?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工作纸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名称比较

  ()计时法

  ()计时法

  学生汇报时,统一认识:这种计时法叫做12时计时法(板书)。它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口语交际中。而这种计时法采用0时到24时计时,叫做24时计时法(板书)。它简单明了、不易出错,被广泛地应用于交通邮电、广播电视等部门。

  (2)理解24时计时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和操作能调动学生耳、眼、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的感知更加敏捷、想象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更加高效。24时计时法比较抽象,是教学的难点,为了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我采用了动画演示和学具操作两种手段。

  首先播放这段动画(播放动画),引导学生发现12时后的时刻依次是13时、14时、15时……使学生形成对24时计时法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操作学具使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思维。我为学生准备了标有时间刻度的纸条(出示),用不同的颜色标注0时至12时和12时至24时。结合时间彩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①红色、蓝色彩条分别表示什么?②请把规定的时刻标注在相应的位置上。③0时是今天的开始,它和昨天有什么关系?④0时是白天还是黑夜?把月亮画上去吧!

  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一天的时间这样短,怎样才能干更多的事呢?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3)沟通两种计时法

  同学们,为了让大家吃好早饭,二七区教文体局把咱们上课时间向后推迟了10分钟,这可真是个好消息。瞧!这就是我们新的作息时间表(屏示),你能把它填写完整吗?填完后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作息时间表

  节次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

  上

  午第一节上午8:30——上午9:108:30——9:10

  第二节上午9:20——上午10:00()

  课间操()9:50——10:10

  第三节上午10:20——上午11:00()

  第四节上午11:10——上午11:50()

  中午

  下

  午第一节下午2:40——下午3:20xx:40——15:20

  第二节下午3:30——下午4:10()

  活动下午4:10——下午5:00()

  【使学生在“观察范例,发现规律——完成表格,应用规律——组内交流,概括规律”的思维过程中,掌握两种

  计时法的互换。(上午相同,下午只需加上或者减去12即可。板书)】

  3、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为学生准备了三个现实题材:

  (1)观察图画内容,你知道答案吗?引导学生运用观察钟面和画线段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53

  首班车:6:00

  末班车:20:00

  本站:淮河路

  下站:路寨

  开往:火车站

  19

  首班车:6:00

  末班车:21:00

  本站:淮河路

  下站:路寨

  开往:火车站

  郑州市商业银行营业时间

  储蓄:周一至周日9:00——17:00

  结算:周一至周五9:00——12:00

  13:00——17:00

  (2)李叔叔要去火车站附近的红珊瑚大酒店参加会议,晚上8:30结束。他能赶上哪趟公交车回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收集有效信息的能力。

  (3)这是银行的营业时间牌。到这个牌子,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综合的分析、深入的思考。

  4、趣味游戏,巩固深化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我带你们玩一个游戏。我用握拳的手臂表示时针,另一个手臂表示分针,请同学们根据2个手臂的位置和夹角判断它表示的时刻。(做动作)引导学生体会这个钟面既可以表示3:00也可以表示15:00。然后再出示18:00和6:00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时刻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是相同的。

  【这个环节看似游戏,实则是对本课重难点的巩固和深化。】

  5、回顾质疑,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这样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还可以激发学生运用上网、阅读、请教等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本节课的教学画上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省略号。】

  四、突出重点,精心设计板书

  我采用了比较式板书形式,突出了重点难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想,希望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现。】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能为学习面积的计算打好基础,更是为小学阶段几何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形成正确的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说教法、学法

  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四、说教学程序

  (一)游戏引入,初步感知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第一个环节,先设计一个填色比赛:将全班分成两组,第一组涂这张大纸,第二组涂这张小纸,在规定时间里,哪组最先完成,就能取得胜利。游戏结束后,第一组的同学一定会怀疑这个游戏的公平性。

  师问:为什么?

  学生说明原因:因为两组比赛用的纸张大小不一样,谁要涂的纸面越小,谁在游戏中就越容易取得胜利。

  这一环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学生相关“物体表面”的经验也呼之欲出,自然体验由具体到抽象,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也初步感知了面的大小,为下面学习面积的概念做好了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第二个环节,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感知,才能加深对“面积”这一概念的理解,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

  (1)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书本、课桌等等,让学生指出它们的表面在哪。

  (2)摸一摸:让学生说说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时,都有些什么感觉?

  (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了表面,并得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一词造句:比如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进一步认识面积。

  数学方法就是数学的行为。在教学封闭图形认识面积时,课件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或小组讨论找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然后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等数学方法,最后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认识到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课件出示了一个不封闭的图形。师问:如果要给它涂色,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图形的大小我们能确定吗?学生

  通过仔细观察课件,便能发现,不封闭图形的大小是不能确定的,进而明确“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小结:引导学生将面积的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得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学生在比较中产生了分歧,有些同学认为第一个图形面积大,有些学生认为第二个图形面积大,还有些同学想到把这两个图形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但是结果发现都无法很准确地比较出来。师问:那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比较出两者的大小?为什么?

  引导学生借助几种测量工具(出示学具袋)。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中,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

  学生会发现: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最合适。因此,归纳得出: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用正方形测量面积最合适。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对于学生“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理解。”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1)说一说: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展示汇报结果。

  (2)拿一拿:让学生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检查学生拿出的是否正确。

  (3)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4)试一试:这张1平方米的纸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充分得感知到了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结合实践,综合运用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课件出示课本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后,出示小资料:有关各国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

  师问:有什么感想?由此想到了什么?

  练习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

  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并将总结的任务抛给学生,让学生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能在他们的理解上加以延伸。

  五、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

  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

  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板书与讲解同步进行,层次分明。通过板书能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加速概念的形成。面积的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板书力求简洁明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的教材。这局部教材是在同学认识了周长和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我从同学熟悉的故事情景境引入,提出问题,为同学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吸引同学探索的欲望,引导同学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学习新知。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具体情况,考虑到同学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培养同学观察、推理、分析、综合、笼统、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同学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本着课程规范,我在认识了本节课教材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考虑同学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教学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点:让同学在自身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四、教学方法:

  依据同学的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

  1、从同学爱听的故事动身,为同学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

  2、联系生活实际,让同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改变同学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同学的协作能力;

  4、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同学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研讨新知、引导同学总结、点拨同学迷惑等教学方法。

  五、同学的学法:

  “同学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呢?设计教学时我遵循同学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动身,让同学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独立考虑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总结规律,完善自身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来增加同学对数学的兴趣,并体验数学的乐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二、 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现学生把知识抛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

  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三、 让趣味练习,促知识巩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笑声不断,教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积极地情感。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P53~55《分一分(一)》。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简单的数学事实出发: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到半个苹果。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可以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要另想办法表示“一半”,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式其实是很多的,引出分数。进而,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等操作活动过程中“创造”分数,理解简单的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如何在本课教学时做到位而不越位呢?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体会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为了更好实现动手操作这一教学目标,我将请学生在课前自带一些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纸、彩色笔等。

  二、说学情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数的概念是初次接触,学生头脑中没有与之对应的上位或下位概念。而其实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以前,“一半”等名词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

  三、说教法、说学法

  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脉络,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我将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能力,通过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上述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我预设如下三个教学环节,首先我来说说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起兴趣”。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互动”游戏。我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有些数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使教学从整数很自然的过渡到分数。

  游戏介绍:老师和大家做个互动游戏,游戏规则是回答问题不用嘴,答案是几用拍手表示。老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笑笑和淘气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笑笑和淘气,每人分得几个?如果只有一个苹果给两个人分,每个人分几个?用什么方式表示呢?

  “用什么方式表示‘半个’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引领学生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理念,我把此环节分成四个知识进行教学:第一个知识点认识二分之一。

  第一个知识点我主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什么方式表示半个?”接着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把有代表性板书出来,然后进行对比这些表示方式,哪种更简便,更合理?最后我向学生介绍全世界通用的“一半”用1/2来表示,并揭示课题。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上教学过程,在这过程中,展示了学生不同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了从运用自己符号表示到运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在学生认识分数之后,我开始讲解1/2的读写法、分数各部分名称。

  把后面的'知识先学了,目的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对分数形成一个初步的表象,为下面加深分数学习奠定一定基础。

  在当学生对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我预设了第二个知识点“找一找”。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体或事物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你能找一找吗?设计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把刚学习的“分数”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拓展了学生印象中“分数”概念的外延,使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认识,我预设了第三个知识点:提高认识,强化平均分。

  这个环节我采用让学生拿出自带的纸,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张图形,然后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表示1/2。交流时注重引导学生明确“一半”也就是说分成的两份要一样大小。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从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入手,让学生自选图形完成,通过涂、折、找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观,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加深体验分数的意义。

  为了加深认识与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我预设了第四个知识点:进一步探索研究,拓展分数的意义。

  师: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呢?请拿出正方形纸折一折,用涂色部分表示你想认识的分数,并和小组内同学说说它的意义。汇报时,我请有代表性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把想认识的分数读、写出来。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以上环节,其作用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想认识的分数,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基础上,进入第三个环节:通过练习,进一步感知、认识分数。

  我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54页的“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

  我预设以教材题目为练习,体现以教材为主的教学理念。通过设计“折一折”这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为了对分数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预设了第四个环节课堂延伸,拓展体验。

  此环节我设计了2个伸缩式的习题:第一题是,同学们创造的分数是十拿九稳,我们这样的班集体真是百里挑一,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简直是十全十美。用抢答式说联想到分数。体现了学科的整合。第二题:让同学们观看生活中用分数表示的图片。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给学生一个思维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自身水平、能力得以展现。

  小孩子学得快,遗忘得也快,及时回顾所学知识,可以使加深对新知的印象。为此我预设了第五个教学环节:反馈与总结,这一环节通过说学生说说通过一节课学习之后的收获,再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用分数表示的事物,让学生明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的精

  不足之处,学生用描述性语言叙述分数的意义时,语言还要再规范一些,在明白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新授时间再紧凑一些,给练习的说理再留有一定的空间,会把教学内容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提供了思维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来展开的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应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2、情感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

  3、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表象。

  2、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说教法、学法。

  1、活动教学法:

  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行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2、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识的起点。教学中要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直观经验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两把不同的`尺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2、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来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

  (二)探索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的面积。

  (1)观察身边的很多物提,比如黑板、红旗、桌椅、书本等,让学生指出他们的表面在哪?

  (2)让学生比较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物体便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板书)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课件出示各种规则及不规则封闭图形,让学生说出什么是封闭图形。

  (2)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等数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3、归纳面积的概念:

  通过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和封闭图形大小的认识,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面积的概念。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重叠无法直接比较,激发认识冲突,怎么办?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

  ①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学生操作。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比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②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宽,再摆出长,计算几个几。

  (5)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最合适。

  (6)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要求自学第73、74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

  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⑤试一试:1平方米的土地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面积单位的指定不需要学生的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画、找、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四)结合实践,综合运用。

  1、第74页“做一做”第1题。

  2、第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五)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六、说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表面

  封闭图形

  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面积的概念和常见的面积单位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0页信息窗5及第101页练习。

  教材分析:商不变性质是在学习了笔算乘法、笔算除法和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在小学数学中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不变的规律。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于以上分析及新课程的要求,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会灵活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4、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对数学的亲近感。

  教学重点: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商不变性质

  二、说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以谈话法、直观演示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老师的点拨作用,利用课件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分析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的探索规律,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如教学商不变规律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找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接着让学生从下往上观察,迁移类推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师:秋天的时候,猴王在美丽的花果山为小猴分桃子。猴王说:“每3只小猴分6个桃子吧。”小猴听了直叫:“不够,不够。”猴王又说:“好吧,给你们60个桃子,30只小猴分着吃吧。”小猴听了说:“能不能再多分点。”猴王又说:“真拿你们没办法,给你们600个桃子,不过得300个小猴分。这下你们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笑了,猴王也笑了。(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二)启发提问

  1、同学们,为什么小猴和猴王都笑了呢?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3只小猴分6个桃子,6÷3=2。每只小猴平均分到两个。”

  “30只小猴分60个桃子,60÷30=2。每只小猴平均分到两个。”

  “300只小猴分600个桃子,600÷300=2。每只小猴平均分到两个。”

  2、在除法算式里,除号左边的6、60、600这些数我们称作什么?(被除数)除号右边的3、30、300这些数我们称作什么?(除数)除得的结果我们又称作什么?(商)如果以第一个等式为标准,下面三个等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被除数、除数变了,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是怎么变化,而商不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板书课题:商不变的性质)

  (三)解决问题

  1、观察比较。

  (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再从下往上观察来探究规律,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教学的`中心环节,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探索的学习过程,经历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

  2、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同一个数,商不变。

  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同一个数,商也不变。

  (在这里,学生能直观地看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商不变。但是还没有发现0除外的情况,教师可以先不提示,留待后面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3、根据上述的例子,学生自己举例,在括号里填数。

  ()÷()=2

  4、自己填数验证规律。(通过动手验证,学生对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记忆。实践中也加深了对知识发生过程的理解。)

  5、你能把我们找到的规律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吗?

  学生可能会总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商不变。

  师:大家总结的不错,我们可以看看书上和我们总结的是否相同,看书101页,请大家仔细读一下。

  发现了什么?(在这里,学生会发现怎么会有“0除外”这三个字呢?这是怎么回事呢?激起了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请学生自己举例来说一说,为什么必须“0除外”。

  让学生齐读: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在书上找找那些词是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在书上划出来。

  (四)、巩固新知、拓展练习:

  (练习的设计,努力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特别注意在商的变化中巩固规律,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商变化规律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从上到下,先算出每组题中第一题的商,然后很快地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45÷ 3 =______ 8800÷ 800=______

  450÷ 30 =______80÷ 80=______

  4500÷ 300 =______880÷ 8=______

  2、找规律填表

  被除数

  60

  120

  180

  240

  360

  除数

  10

  20

  30

  40

  50

  商

  3、判断:

  (1)甲乙两数的商是7,如果甲乙两数都扩大100倍,商是700。( )

  (2)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乘3,商不变。 ( )

  (3)48÷12=48 × 2 ÷12 × 2 )

  (4)48÷12=(48 ÷ 2)÷(12 ÷ 2)( )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方向与位置》。

  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学生掌握了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8个方向和会看简单线路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学内容是对第一学段学生学习内容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引出问题,后引出用抽象的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应用这种表示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编排教学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确定位置的表示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方格上能用数对准确表示某一点的位置。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已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学生掌握了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8个方向和会看简单线路图的基础)。

  1、知识与技能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关键: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学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具体位置。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谈话法、提问法、尝试法、练习法、启发式等多种教法交叉进行,并辅以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为此,在引导学生采用情境法、探究法、练习法进行学习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探索新知。感受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目的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学习、生生间的探究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和加强所学知识,应用所学知识数对来表示位置,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于生活、生产中。

  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引入

  我们曾学过哪些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从而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方向与位置的问题。(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以旧知识做辅垫导入课题,便于学生接受理解。)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用“数对”确定位置

  (从学生自己熟悉的座位入手引出问题,从中得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便于学生乐于接受学习。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

  2、用数对表示座位(尝试练习)

  让学生先说一说小青、小敏和小华的座位,然后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出来。

  请同学们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出小青班上同学的座位。(点击课件)

  3、直观演示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通过直观演示,把座位图变成平面直角坐标图,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点,及它们所表示的数对,总结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用数对表示位置。它的表示方法是先横着看,看在第几组,这个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一个数;接着再竖着看,看在第几个,这个数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二个数。也就是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从生活中的数学过渡到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形成智能,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让学生在附页2的平面图上标出自己和班上好朋友的位置,加深对数对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数对不但可以表示教室里的座位,生活中还有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利用数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完成81页“练一练”中的习题。

  通过让学生动手在附页1摆出游乐场的平面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和应用。

  (四)介绍地球仪(课件出示神舟6号)

  从出示航天英雄费俊龙和聂海胜乘坐神舟6号,在内蒙古境内,安全着陆(引出问题:你知道科研人员为什么能迅速找到他们返回仓的位置吗?),从而向学生介绍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两极点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叫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因此,科研人员只要找到他们返回仓经线、纬线的位置,就是返回仓的位置,也就是着陆点。里面就蕴含着数对的原理。数对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学好它。

  最后做游戏结束本课。(根据本班学生的座位情况,一名学生说出一个数对,而坐在这个位置的同学马上做出反应站起来。出错的同学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已掌握本节课已学的数学知识,用数对表示位置方法。)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梳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一目了然,整体感知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表象。

  方向与位置

  第一个数:表示横的方向

  用数对表示位置(,)

  第二个数:表示纵的方向

  第3组第1个可简单表示为(3,1)

  第2组第4个(2,4)

  设计理念:

  引出问题——组织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方法——应用数对表示位置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新知。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从学生说说自己所在的位置出发:引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从中得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通过课件演示把座位图变成平面直角坐标图,加深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理解(先表示横的方向,在表示纵的方向)。通过学生在附页2的平面图上标出自己和班上好朋友的位置,和完成81页的“练一练”的习题。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向学生介绍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到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并应用所学知识数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它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生产中。为此,我们要学好数学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拟定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感知出分数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体会分数的作用。

  (2)会用折纸、涂色等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表示简单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操作感知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操作过程和对这几个分数的感知。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分数意义理解较困难。建立概念的过程也很慢,语言的叙述更是存在问题。所以本节课设计在多媒体的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

  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驱动

  二、操作实践理性认识

  三、设计分数深化理解

  四、认识分数巩固练习

  五、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五、整合点及解决方法

  (下面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整合点以及解决方法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感受)

  1、多媒体的使用为课堂的导入增添了魅力

  低年级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数学课堂上枯燥的数字,板书,本节课抽象的平均分含义满足不了学生多变活跃的心理需求,使他们没有求知的欲望。课堂的导入环节决定了学生的思维能否活跃起来,能否将兴趣牵引到对新知的渴望上,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本课导入环节我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声像,动画这种学生乐听、爱看的形式,创设即将开运动会的.生活情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把所有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了过来。请看教学片段(视频1)

  淘气和笑笑分食物的故事情节,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入到数学课堂,同时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由4个橘子,2盒饼干的整数平均分过渡到1个苹果平均分的问题上。通过直观的演示不断带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问题,生动形象的动画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平均分给5个人,平均分给20个人都应该用什么样的数字表示呢?此时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进一步学习新知识,这就为下一步认识理解分数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2、多媒体的使用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方便

  课堂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障碍,在教学分数意义这一环节时,概念比较抽象,如果仅凭老师枯燥的讲解学生机械的记忆,孩子们肯定不能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用准确的语言去描述。如果利用自制教具呈现出不同的分数费时费力,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也会影响教学效果。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其速度快、储存量大、易操作等优点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一难题。由计算机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取出其中的3份同时出示分母8、分子3,学生通过观察分的过程和分母分子的相应出示,再一次理解了分数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再次利用同一蛋糕平均分出八份之五,六分之五,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在观察,在比较,直观地感受到分母就是平均分的份数,分子就是取出的份数,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理解。

  多媒体的使用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视觉、听觉等感观上受到冲击,使学生有新鲜感与直观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为下一步自己设计喜欢的分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变“苦学”为“乐学”。(视频3)这是孩子们真正理解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设计的分数的情景,从课堂效果来看,这一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动手操作的正确率提高了,同时也真正明白了只有在平均分的前提下才能用分数表示它其中的一部分。(视频4)生动的动画画面清晰的展示了一个分数的由来,因此在孩子们汇报自己设计的分数时候语言运用的准确具体,表达到位。从而减少了常规教学中由于学生表达不准确教师反复纠正而浪费的时间。

  六、教学效果

  本节课整合点的正确诊断,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帮助我们把枯燥的数学问题生动化,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把乏味的数学课堂趣味化,把生硬的数学学习轻松化。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显著作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4

  一、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系统性、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针对这一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本课时的目标分别为:

  1、通过实物、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努力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贯穿全局、带动全局的核心内容,它是由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周长的概念以及周长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学习的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我给这个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两个——理解周长的概念与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两个教学重点我是这样来突出的':

  1、理解周长的概念

  这个重点我是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 导入

  上堂课我们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谁能说说“周”是什么意思?“长”是什么意思?

  第二步:理解认识周长这个概念

  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说出哪部分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然后再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让学生说说周长。如书本的平面、黑板的平面、篮球场的平面等。

  第三步:总结归纳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通过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在感性上认识了周长,这时要将感性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讨论、总结、概括什么叫周长?最后得出围在每个图形边长的和,叫做这些图形的周长。这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全面、自然的、主动的学习的一个过程,而不是老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过程,教师只起到了点拔的作用。

  2、周长的计算这个重点分两步进行

  (1)创设情境,探索求知

  出示例题,谁能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请你想几种方法来计算周长?讨论估计有三种情况:①用绳子量②用长方形滚动③各条边相加。这是一次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练习。在没有得出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之前,在目前学生的思维状态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方法,无疑都是一种好办法。我们可以发现各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用绳子量不方便,存在误差;用长方形滚动小实物可以,大实物、画在黑板上或是固定的图形就不行;最好的方法是通过量各条边的长度,把各条边相加。但是量几条边呢?通过讨论,学生认为只要量长和宽就行。联系以前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在教学中也使旧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迁移。然后要求学生列出求这个长方形周长的算式,并要求说出你这样做的依据。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大至会有以下几种做法:

  ①4+3+4+3也就是“长+宽+长+宽”其实这就是用绳子量和长方形滚动得出的方法。

  ②4×2+3×2 也就是“长×2+宽×2”这是利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性质来做的。

  ③(4+3)×2也就是“(长+宽)×2”长和宽折起来,长方形周长就是长边与宽边和的2倍。

  2、讨论总结、归纳方法

  再次讨论,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得出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是“(长+宽)×2”。

  三、课堂练习设计

  (一)第一层次:基本练习

  1、周长概念掌握的练习在新授前,安排一组图形说说周长。

  2、圆周长计算的基本练习。

  书中的全部练习题都做为基本练习题,分三个小层次进行。

  先是进行直接计算的模仿练习,安排了练习中的第1、2小题。

  然后是动手测量后计算的题目。安排了练习中的3、4小 题。动手操作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能起到帮助理解,寻找规律之桥梁作用。通过动手量课本封面的长和宽计算周长与用线围课本一周量出长度,这两个结果进行比较,使学生知道,由于我们在用线围时会形成误差,所以结果会有些不同,其实周长应该是相等的。

  最后设计的两道应用题。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要结合基础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根据大纲要求这个练习层次我安排的是练习中的5、6两道应用题。

  (二)变式练习

  这个练习层次我设计的练习是已知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0分米,长和宽是多少分米?

  这是一道一题多解的题目。教师可采用可移动的线框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周长不变时,长与宽是同时要发生变化的。

  练习的设计,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既掌握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又使学生学掌握了周长与长、宽的关系。

  (三)第三部分:发展练习

  用长5厘米,宽4厘米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可以发现这是一道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训练的题目,这道题的设计是为了能让学生更灵活地运用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特别为优等生而设计的一道一题多解的题目。共有两种不同的拼法。

  (5+8)×2=26(厘米) (10+4)×2=28(厘米)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堂课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渗透、培养。

  1、怎样测得长方形周长时,通过学生讨论自己得出用不同的方法:用绳子、用长方形滚动、用边长相加。这里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2、长方形周长计算时,三种计算方法:长+宽+长+宽;长×2+宽×2;(长+宽)×2哪一种好?学生先进行尝试练习,通过自己去尝试练习后找出答案。

  3、变式练习中一题多解的练习,通过练习,学会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5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在三年级已经有所了解,我以三个计算题(190×8=37×40=207×9=)在班中进行调查,部分中下生对位时是末尾对齐;部分优秀生已经能把8和9对位进行计算,但还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对位,看来这些学生的数感很好;对于中间有0的乘法已能很熟练的掌握。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重点放在了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使学生体会到末尾有0简便对位的好处。

  学生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都有一定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数及中间有0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强调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40×72=600×30=530×3=

  102×7=608×5=4×908=

  竖式复习,并理解竖式中8和9的位,把54×728写成728×54的形式方便计算。

  54×728=708×6=790×8=

  由此再引出例题学习例2(同时出示课题,继续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在此我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把例2中的题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你能提出提出什么数学数学问题,然后口答算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

  它们各行了30小时,?

  在教学160×30时,要求学生用你认为比较方便的竖式方法进行计算。由于前面准备题的竖式铺垫,在此部分优生可能会用这样的竖式形式进行计算160

  ×30

  4800

  简便计算。与其它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突出这种方法的方便。

  在教学106×30时,由于学生对刚才对位方法的了解,有部分学生可能已经会用简便的对位方法。与

  106

  ×30

  3180

  其它出现的方法进行对比,进一步体会这种对位方法的简便。

  在此后,以书本做一做中已经对好数位形式的竖式让学生试一试,加深竖式的对位形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题有象征性的题(390×13=305×50=180×50=),让学生自己摆竖式进行计算,巩固竖式的简便摆法。在此基础上再来尝试总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先把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把因数末尾的0添在积的末尾。)

  本节课还设计了2题生活中的例子(课本55页第3、4两题),不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数学用于数学。

  最后加入一题拓展题,□□×□□=2400,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序思考,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作铺垫。

  课堂小结,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归纳的能力和习惯。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集合10篇09-23

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09-16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06-16

数学三年级下册日记12-10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说课稿03-03

数学说课稿12-26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05-13

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总结01-27

小学数学说课稿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