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家乡的日记6篇

时间:2022-12-25 11:05:12 日记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家乡的日记

  一天终于结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日记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家乡的日记6篇

家乡的日记 篇1

  “肉冻子”是我家乡的一种风味小吃。尤其是在冬季,只要你随便走进一户农家,就常常可以在餐桌上见到这一道佳肴。自从冰箱普及以后,即便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人们也能吃上美味爽口的“肉冻子”。人工冷冻的“肉冻子”由于保持了原汁原味,既下饭又解暑,因此倍受淳朴乡民们的欢迎。

  关于“肉冻子”的来历,据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从前,有一位富翁吃猪肉时,往往把猪皮扔掉。他的厨娘看见这猪皮扔了怪可惜的,便把它拣回来,怎么吃呢?她大伤脑筋,最后决定熬汤喝。那时恰好是冬天,到第二天,汤给冻住了。厨娘尝了尝,觉得味道非常好;就端去给富翁喝,富翁喝了也说好;于是厨娘又把剩下的拿去给别人品尝,大家吃了个个称赞。这样,“肉冻子”这道菜便传开了。

  传说归传说,但在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高贵品质和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把废弃的肉皮进行“深加工”后,又成了一道难得的美味佳肴,这实在是“变废为宝”的典型范例。

  其实,做“肉冻子”并不难。农家腊月里是做这道菜的时间。猪杀以后,用烙铁烙尽猪毛,然后把猪皮剔下来,用热水洗干净;再用快刀把肉皮切成萝卜丁状;接着,准备佐料,肉冻子需要七种配料:辣椒面、生姜、麻油、精盐、花椒、香辣粉、味精、白糖,一切准备好了;就开始炒肉皮,等香味扑鼻后再用水煮,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肉皮炒糊了,否则味苦;把肉皮煮烂后,把它端下来冷却,到第二天,就冻住了,“肉冻子”也就做成了。

  等到食用时,便用刀把它切成小块,看起来晶亮晶亮的。夹起一片“肉冻子”送进嘴里,抿一抿吞下去啊,怎一个“爽”字得了!那可真是香、甜、麻、辣四味俱全,口感爽滑脆嫩。你顿时会觉得神清气爽,精神振奋,食欲大增!据说,“肉冻子”还有“驱风御寒、化食清淤”的功效呢!因此,“肉冻子”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家乡人民待客的上乘佳品。

  朋友,你不妨试试吧!“不怕不品,就怕上瘾”哟!

家乡的日记 篇2

  夜,凉风送爽,月亮悄悄的爬上了山岗。如雾如烟的月色笼罩了整个故乡,远山的身影定格在朦胧的月色之中,显得格外宁静、柔和。

  天空渐渐变黑了,月光也变得更加柔和,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银纱。暗黑的远山朦朦胧胧,远处的天空似乎要与大地浑然一体。那显得深远的树林,隐隐约约发出沙沙的声响,近处草地里,不时响起蛐蛐响亮的歌声和青蛙呱呱的叫声。从他们的歌声中听得出他们对月夜的往。人们谈古论今,聊着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一片欢声笑语,这一切都融合进了美丽的月色之中。

  推开窗子,清淡的月光从窗子外流泻进来,洒在窗台上,地板上,浓郁的花香随着月光飘进了房间,使房间内显得更加清淡、幽雅。我躺在床上,感受着月夜的'那份宁静,使我的心情格外舒畅。

  夜深了,如水的月光,犹如夜的眼睛,将故乡凝成一幅画,映在它的眸子里。它又如同夜的使者,将故乡点缀得柔美而宁静。

  我想拨动琴弦,唯恐打破这份宁静;我想挥动画笔,又唯恐调不出它的颜色。我只任我的思绪随着月光静静的飘着,飘着……

家乡的日记 篇3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每次在我去家乡的时候,都要去看看那条美丽的小河,下面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同学们,想听就仔细听吧!

  那条美丽的小河,水是那样的绿,绿的.好象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有是那样的深,深的看不见小河的河底,水又是那样的清澈,清的能看见河底里的清褐色的石头,还可以看见河里的小鱼、小虾等。每次到家乡的时候,我去捉鱼、捉虾,都有很大的收获,可是今天,我钓的都是小鱼,捉的都是小虾,真的把我气坏了。对了在小河的周围是一片美丽又可爱的小森林,那还有许多小鸟、花儿、草儿呢!

  你喜欢我家乡的这条小河吗?如果你喜欢的话,有时间我会带你去的好吗?

家乡的日记 篇4

  我生长在一座美丽城市,那里一到冬天就是冰雪的世界。那就是冰城——哈尔滨。

  一到冬天,大雪纷飞,白雪皑皑,田野里就像盖上了一床又白又厚棉被。校园里有堆雪人和打雪仗的……校园里回荡着同学们欢快地笑声。放学的路上,抬头一年,树枝上也重重地压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花,看上去沉沉的,好像随时都会掉下来砸到路边的行人。到了晚上,每条街道都会有形色各异的冰灯,放眼望去,真是美丽极了!

  今天,老师领我们出去观看雪景,我们深呼吸了一下感到冬天不是那么冷了,是很清凉的`感受。我找到一个没有人踩过的地方把我的“小脚印”和我的“小手印”留在了那晨我太开心了。!

  路边的小汽车盖上了厚厚的白绒绒的被子,显得很美丽。

  这就是家乡的冬天。

家乡的日记 篇5

  提起中秋节,我就想到家乡的油月。比起用“油”字作为修饰月饼、装点月圆之夜来说,我总是默默地把“油”字更换成“游”字。一来,是因为月有阴晴圆缺;二来,是因为我作为游子回家的日子,是更替游走的。

  如往年一样,在省城读高中的我,在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还是会买一张窄窄的车票,坐几百里地的火车回家过节。这是我回家和父母团圆的日子,亦是回家向父母汇报学业的'日子。好在我从不辜负父母的付出,在学校里总是刻苦学习,成绩良好。良好的成绩使得我过中秋节倍感舒心,因为妈妈会高兴地带着我上街去买游月,比起在家吃月饼赏月,其实更让我感到开心的是陪妈妈上街去买游月的时候。

  上街去买游月是我家乡中秋节的一大乐事。游月是在妈妈青年时代短暂待过的副食品公司里面购买,不是有固定地址的那种店面,是在副食品公司的那些老工厂里面,每年的位置都有所变化。所有的游月制作团队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底八月初开始组织开张营业,直到过完八月十五。工作人员都是副食品公司的退休老人,他们手艺精良,精通美味老式月饼的制作方法。不足的是老人们身体不如年轻人那么硬朗,所以每天店面开张的时间很短暂,经常我和妈妈顺路去买游月就会碰见店面已经关张,必须要把买月饼单独选日子进行才不会愿望落空。也许正是因为一年就那么二十几天,而且是每天极其短暂又不固定的营业时间,才使得上街买游月这件事成为我回家乡过中秋节的一大乐事吧?毕竟和我回家日子一样短暂的食品店,也就卖游月的了吧?

  看看日历,八月十五又快到了,一想到我又可以回家陪妈妈上街去买游月,我就又该搁笔去读书了。游月啊,中秋节见。父母啊,中秋节见。

家乡的日记 篇6

  小年夜这天,人们要包粽子,还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买鞭炮和玩具,贴近除夕就去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贴对联。挂灯笼。挂年画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和烟花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更热闹。一早,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时,风景区、游乐园、网吧等也更热闹了。大人小孩特别喜欢去游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热闹的时候。除夕很热闹,可是没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家家的灯笼不一样,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纸灯。宫灯,还有的灯笼里面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呢。外面有灯,家中也有灯,走马灯、纱灯、冰灯、除了看漂亮的'花灯。人们还会吃汤圆,汤圆有用红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还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饭,人们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往常的生活。

【家乡的日记】相关文章:

家乡的日记01-25

家乡的环境日记10-31

描写家乡的日记10-08

夸家乡的日记10-09

家乡的风景日记10-02

我的家乡日记09-22

家乡的美景日记11-13

家乡的变化日记11-29

美丽的家乡日记12-09

家乡的特产日记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