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8 13:20:0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诗》教学设计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诗两首》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设计1

  《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是两首抒发爱国思乡情怀的外国诗歌。俄国诗人莱蒙托夫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全诗平实中见真情,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蕴蓄着的是诗人纯洁而真挚的情感。《黑人谈河流》是豪放的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的成名诗作。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全诗在深邃中显自豪。

  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如俄罗斯风情、黑人种族的文明史。教读过程当中,要结合两位诗人各自国家和种族的特点,选用恰当的助读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去认识和理解。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的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则是教学的难点。教读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3.体会诗歌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其形式特点。

  2.合作研讨法 休斯的诗意象凝练、表意深刻。《黑人谈河流》中“河流”意象以及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等,可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加深认识和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诵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了解诗人简历及写作背景,诵读、研讨、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投影演示莱蒙托夫和休斯画像)

  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1.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浮云》《祖国》,长诗二十余部,以《恶魔》《童僧》为代表,还有剧本《假面舞会》和杰出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诗人继承了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诗人的传统,把热爱祖国和歌颂自由作为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其风格沉郁中有刚劲,手法上既能出色地运用浪漫主义,又擅长现实主义的描写。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2.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

  休斯写过小说、剧本、自传和新闻速写,以诗歌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他创作了十多部诗集,比较重要的有《哈莱姆的莎士比亚》《单程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等。

  休斯的创作植根于美国黑人生活,对他们痛苦生活给予同情,讴歌他们美好的情感,颂扬了他们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诗歌的主题思想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休斯创造性地把黑人民歌艺术引进诗歌创作,吸收了黑人爵士音乐和布鲁斯民歌的形式和手法,形成了轻松活泼豪迈奔放的风格,对美国黑人诗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研读《祖国》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诗句“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是解读诗意的关键。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统摄全诗。

  2.学生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句、诗段所表达的意思,思考:

  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

  3.多媒体演示俄罗斯风情图片,学生直观感受山川之美。

  4.以俄罗斯抒情名曲《卡秋莎》为伴奏音乐,师生有感情诵读全诗。

  思考:《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画?

  学生归结体会,教师明确:

  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

  5.合作研讨:

  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比勃罗留波夫语),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6.学生熟读全诗。

  四、指导自读《黑人谈河流》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参差跌宕;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均不相同。这样的变化既有涛行结构整齐均衡的一面,又不失之呆滞化一;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又不失节奏上的宫商之声。

  2.学生合作研讨:

  (1)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3)全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请归结诗歌内在的思维逻辑。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

  (1)在《黑人淡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2)“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3)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

  3.学生有感情诵读,体会诗歌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伞,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选出语句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形象地展示了老马的负重与悲苦。

  B.老马“把头沉重地垂下”“有泪只往心里咽”,看出老马逆来顺受、不思反抗、心胸狭窄的情态。

  C.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写旧中国备受奴役的劳苦大众。

  D.诗人善于用动词,“扣”“垂”“咽”等词语,都深深地烙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2.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突现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B.诗中的老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有人认为表现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的影子,也有人认为诗人要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读者如何理解,自可见仁见智。

  D.这首诗语言朴素而传神,像“横竖”“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

  参考答案:

  1.B 2.C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爱国,是一面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帜。无论是平实中见真情的莱蒙托夫的《祖国》,还是深邃中显自豪的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他们的心声是相通的。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都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掩卷遐思,备感肩上使命崇高,恰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吟唱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我们能挂帆济海,谱写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磅礴诗章。

  七、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有如皿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

  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抒怀短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祖 国

  莱蒙托夫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统摄全诗)

  俄罗斯原野景色:草原 森林 河流 白桦

  农家生活:打谷场 农家茅房 小窗 饮酒 笑谈 舞蹈(平实中见真情)

  黑人谈河流

  休 斯

  核心词“河流”(历史的象征)

  中心诗句: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

  幼发拉底河沐浴

  深邃 刚果河畔盖茅舍

  中显 尼罗河畔建金字塔

  自豪 密西西比河听歌声

《诗两首》教学设计2

  【教学思路】

  这是两首描绘大自然的诗歌。抓住意象的特点,感受美好的意境,领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学生赏析诗歌的关键步骤。教读本课,要先营造符合诗歌意境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诗歌中,用心去感受诗中美好的境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能够顺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情感。

  ⑵能抓住诗歌主要意象,体会诗歌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颂,整体感悟诗歌。

  ⑵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⑶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体会大自然的多面与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⑵揣摩诗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

  2、分析领会诗人创作的意图及手法。

  3、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理解。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型】

  课内自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准备】

  1、教师: 查找与诗歌意境相符的音乐、练习有感情的范读诗歌、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 扫清字词障碍,复习现代诗赏析的方法。

  【教学过程】

  蝈蝈与蛐蛐

  一、导入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会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与力量。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二、配乐范读

  老师先朗读一次《蝈蝈与蛐蛐》,请同学闭眼聆听,展开想象,假设自己置身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谈感受。

  三、自由朗读,体会整体情感(播放欢快的轻音乐)

  想象可以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老师希望大家将自己化为画面中一员,进入诗歌意境中。通过自由朗读,用心去体会诗歌的整体情感。等会儿请同学讲讲,你在诗歌情感表达上发现了什么。(抓住关键的情感词)

  自由朗读──谈发现──齐读──评价──齐读。

  落实问题:

  1、感情基调:明朗欢快。

  2、主要情感: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

  3、对蝈蝈“乐音”、蛐蛐“鸣叫”的赞美。

  四、个别朗读,找出不理解的诗句

  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住了诗歌的情感,但如果深入品味,你可能会发现一些疑问。我想请一位同学感情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你不大理解的诗句。

  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自己不理解的诗句了,请将你的问题摆出来,让我们共同来研究,看看能否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如果同学所提问题你能解答,就由你来为他解答,好吗?

  (师生共同解答。)

  落实问题:

  1、以季节特点分为两层,各层特点不同:

  景:盛夏(生机)──严冬(冷寂、温馨)

  物:蝈蝈(喜悦)──蛐蛐(悦耳)

  虽然景物特点不同,但全诗情感前后一致:明朗欢快,热爱、赞美自然。

  2、对比烘托:

  昏晕──飘扬寂寞宁静──弹起

  3、①⑨照应,点明主旨;末尾通过联想将两幅画面叠印,生动表达“大地诗歌永不死亡”的主题。

  4、选材以少胜多,大自然的其它歌声也不断,留下想象空间。

  问题储备:

  ⑴诗歌两层景、物有何不同?(答案见1)

  ⑵蝈蝈和蛐蛐的鸣唱声都非常突出,为什么?

  环境安静:夏──昏晕飘扬。(但非死气沉沉──盛夏的豪华、可喜的草丛──充满生机、活力,而蝈蝈是热烈的、活跃的,所以更为突出。)

  冬──寂寞宁静弹起。(悦耳,可以伴随入眠。)

  ⑶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虽然景物不同,但作者的情感却是一致的,热爱、赞美大自然的情感贯穿全诗。)

  五、个别朗读,整理收获,个性化赏析

  大家都积极参与了诗歌的感悟,那么,你应该有所收获了,将你对诗歌的理解再次还原到诗歌中,请找出你最欣赏的诗句,细细品味。(可从内容、情感、结构、技巧、字词等方面进行赏析。)

  示例:

  我最欣赏“盛夏的豪华”“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日白天蝈蝈“乐音”的美妙。

  (学生自由发言。)

  六、朗读

  男女生比赛。

  七、小结

  抓住诗中意象的特点,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蝈蝈与蛐蛐》这首诗选取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蝈蝈和蛐蛐作为代表,表现了大自然四季“歌声”不断的特点,构思巧妙、意境精美,这可算是诗人济慈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吧,我们也可以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请同学们将刚刚学过的方法,迁移到另一首诗歌上,请大家自学《夜》。俄罗斯诗人叶赛宁也是一位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通过对夜景的描绘,传递了自己的情感与对生命的体会。

  夜

  八、指导自读

  九、学生自学,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自学问题:

  1、诗歌抓住了“夜”什么特点?

  2、诗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3、试比较《夜》与《蝈蝈与蛐蛐》的异同:

  两首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朗读前者时可以感觉到诗歌充满生机活力,后者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

  (学生自由发言。)

  十、总结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是极为平常的昆虫叫声,在诗人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极为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人们常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诗歌的感悟有所不同。但是,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我们今天这有限的45分钟,只是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赏析实践的机会,希望以后你能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真正进入诗歌美妙的境界。

  十一、作业

  1、大自然的“歌声”纷繁多样,请选择一种事物,寄托你的某种思想感情,用诗歌的形式写下来。

  2、去感受都市的夜色,抓住夜的特点创作一首短诗。

《诗两首》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郭沫若诗两首》选的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它们都短小、精粹,清新、优美,适合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追求理想、追求美的愿望。它们的结构、手法和情调都颇为类似,可以进行比较。《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静夜》先描绘静谧的夜景,然后放飞想像,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所以教学时要通过朗读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同时,能让学生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运用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

  2、在熟读美读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复述、扩写、改写等再加工创造。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钢琴曲〈星空〉、二胡曲〈月夜〉,学生查阅郭沫若及诗集〈星空〉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天上的街市》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你喜欢星光灿烂的夜晚吗?能说说原因吗?(学生自由发言)灿烂星空总是能激发人们无穷的想象,浪漫的诗人往往会借助种种想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首极富想象力的诗:《天上的街市》。(投影课题及作者。)

  二、初读诗歌,指导朗读。

  1、学生小声地自读诗歌,了解作者。读准字音,用学过的方法划分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2、听读(视频朗读)同学们通过自读,对诗歌有了初步的感受,我们再来听听专家的朗读。通过比较,进一步把握这首诗的朗读要求。

  3、归纳朗读要求

  1)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同学们根据刚才归纳的朗读要求再一次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美、读出悟。

  1、再次自读。

  2、指导朗读并评点,齐读。

  3、师评点。

  4、师读。

  四、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同学们在美读的过程中,是否感觉到这首诗写得很美?那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为什么?小组交流后、自由发言。

  第一节:描写了美丽的夜景

  (1)作者最先看到的是什么景物?

  明确:作者最先看到的是街灯,由街灯联想到了明星。

  (2)为什么会有这种联想?

  明确:因为它们有相似点。

  (3)街灯“点”,明星“闪”,“点”和“闪”能否互换?

  明确:不能,“点”暗示天上有人在点灯。

  第二节:由街灯联想到了街市,进一步想到街市上的物品。

  (1)你能想象出天上的街市会有哪些物品吗?或者你想到天上的街市去买些什么物品呢?

  (2)两个“定然”能否改成“是否”?为什么?

  第三节: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骑牛图)

  第四节: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闲游图)

  这两节描写了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指名复述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教师起头:从前,有一位勤劳能干的青年名叫牛郎,他和一位名叫织女的仙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是,好景不长、、、、、、

  (1)诗中所写的和传说中的一样吗?

  (2)作者为什么要改写传说呢?

  明确:不一样.表达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分析这一点时,穿插介绍作者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诗人所写的天上的人及他们的生活,这些都存在吗?(不存在)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

  明确:不存在,想象。

  教师讲述:同样是通过想象创造的故事,结局却截然不同。

  小结:这首诗诗人通过两个神话般的意象,给我们展示了富有浪漫色彩的诗的意境。那么作者是怎样一步步由地上想到天上的呢?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思考下列问题:

  1) 诗中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哪些是想象的诗句?

  2) 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3) 诗人怎样由联想而进入想象?想象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

  4) 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教师予以引导、明确,掌握全诗结构和主旨。

  归纳想象思路

  街灯→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

  六、课堂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

  2、用自己的话把诗歌的想象世界写出来。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这样月光如水的晚上,你会有哪些遐思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这节课,让我们再随同诗人观赏奇景,驰骋想像。

  二、朗读品味

  1、听〈静夜〉诗歌朗诵,配上二胡曲〈月夜〉。

  思考:这首诗哪部分是写实,哪部分是想象?写实与想象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节属想象,无论是写实还是想象,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2、学生自己朗读第一节,描述一下作者所描绘的夜景景象。

  这是一个“平和洁净”的世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翠绿的松林,还有旁近的村庄。月色白而淡,是一种朦胧的美;松林绿而浓,有一种苍劲之美。夜空明净,月朗星稀,抬头还可依稀瞧见团团白云,更有几点星星点缀天幕,似从白云缝隙漏出……环境非常“雅”,而这种“雅”的氛围,是一种俗心难成的无言的`教化。

  3、在这样的月夜,作者想到了什么呢?

  第二节开头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象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的海雾,想像着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

  诗人面对缥缈的星空,浮想连翩。晴夜高穹,银河该在何处?站在村边松林远远望去,只见一片白色迷蒙,如烟、似雾,虚幻空灵。而银河岸边,只怕有一位鲛人对月伤心,泣泪而成珠。写作本诗时,已是“五四”运动退潮后的低沉时期,思想上的苦闷与矛盾,内心中的痛苦和煎熬,让诗人怎能不鲛人泣珠、杜鹃啼血!

  4、多么奇瑰的想像,你能结合诗的意境,发挥你的想像,探究出诗人所“泣”的内容吗?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或者是无穷的思念?

  先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和注释来理解。接着让学生发挥想像,畅所欲言,然后教师谈谈自己的理解。最后明确: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神往!这正是诗歌的留白艺术。我们可以联系诗人当时的心境、处境,当时的社会现实,来填补这未说出的内容??是怀恋亲人,期待着即将来到的甜美的团聚;是思恋家园,期待着它们走出愁雾早见清朗;是孤独、无望,期盼美好自由温柔的人间??总之,这空白可填的有很多,它包含着诗人对祖国、对家园、对人民的一片深情。不同的人读着会联想出不同的美好答案。

  三、再次朗读,探究解疑。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

  让学生谈谈,然后明确: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把握好诗歌美好、恬静、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请同学朗读,思考: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四、比较阅读,鉴赏提升。

  1、两首诗歌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可从内容、意境、语言、写法等方面谈,言之成理即可。

  2、两首诗歌有何异同?

  相同点:创作背景:都选自于《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内容: 题材: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天上传说中的人和事。

  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失望和痛苦,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感情:都充满了恬静美好,而又淡淡的忧伤。

  不同点:《天上的街市》更积极、乐观一些。

  五、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1、区别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由眼前的事物想到与此相关或相似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联想和想象练习

  仿句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笼中的小鹦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光照在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小结。

  多么奇妙的想像,多么美好的诗歌,请大家课外阅读《星空》,诗歌能让你更加领略生活的美好!

  七、朗诵比赛。

  背诵两首诗歌。小组间互背,推荐背的好的全班交流。

  八、布置作业。

  将《天上的街市》扩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诗两首》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⑵写景诗的特点。

  ⑶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2、过程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目标: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1、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2、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3、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4、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学习和欣赏第二首诗《夜》

  1、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2、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3、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⑴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⑵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5、当堂做完《基础训练》。

  【教学课后记】

  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从中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诗两首》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课前准备: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音乐《童年》响起

  一、导入新课

  出示“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齐读)

  再改变为:

  童年

  是一幅画

  画里

  有我们五彩的生活

  童年

  是一首歌

  歌里

  有我们的幸福

  和欢乐

  童年

  是一个梦

  梦里

  有我们的想象

  和憧憬

  (指名读)

  师:一段优美的文字,转眼间就是一首美妙的诗。梦从“我想……”开始,而五彩的生活则定格为《童年的水墨画》(出示:我想 童年的水墨画)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儿童诗两首》(揭题)

  师:何谓“儿童诗”?(生略谈)

  二、整体感知

  诵读诗歌,说说两首诗各写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诗。

  根据反馈出示:《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好的幻想;《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

  三、学习《我想》

  (一)指名读诗歌

  1.其他同学思考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2.交流

  3.填空完成:

  1。“我”想把手安在( )上,使它( )。

  2。“我”想把脚接在( )上,使柳树长得更( )。

  3。“我”想把眼睛装在( )上,使它看到( )的东西。

  4。“我”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 )上,使自己更( ),更( )。

  (二)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请你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说说理由。

  2、齐读1—4节,领悟写法

  根据反馈出示: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三)尝试仿写一节诗。

  师:了解了这个孩子一连串的梦想,是否激起你美好的遐想。

  出示:发挥你的想象,你还想……

  学生练笔:我想

  交流。

  师:心有多远,我们的想象也有多远,想象终归是想象。

  出示: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齐读)

  师:我们走得太远,爸爸妈妈会担心。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同样精彩,同样生活得有情趣。(出示:童年的水墨画)

  师:在“街头”,在“溪边”,在“江上”,我们的快乐无限。(依次出示:街头 溪边 江上)

  三、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自由读诗

  想想每节诗的主要内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诗的主要内容。

  交流反馈出示:阅读 钓鱼 戏水

  (二)赏析诗句

  师:如果说“街头”是一幅画,你在这画中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指名说,随机解读诗句)

  用同样的方式学习“溪边”和“江上”这两幅画。(学生自由学)

  交流

  感情朗读。

  (三)鉴赏写法

  1.体会这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2.交流感悟。

  3.师小结:

  ⑴ 《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⑵ 《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⑶ 《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语言比较跳跃。《童年的水墨画》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四、拓展延伸

  欣赏儿童诗,包括:数学诗、图像诗、童话诗、可以表演的诗、你也可以创作的诗

  出示:

  儿童诗的特点:

  盎然的儿童情趣、丰富的儿童想象、天真而纯粹的语言、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五、总结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有人说童年是人生的春天,那是最美的季节,我们何不采撷其中的一些,写下来。你也可以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出示:创作儿童诗)

  课后反思: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落实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的要求,根据教材略读课文教学“粗知文章大意”和“运用方法自己读懂文章”两大任务。我们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自由阅读——自能阅读——自得收获,即激发阅读的兴趣,自觉走进文章;以弄清诗歌主要内容为任务自由阅读;以详学一首,略学一组为教学安排;最后获得知识、情感、能力方面的收获。

  在实施中,感觉有几点做得还不错。

  一、变细碎的讲解为学生的品析。如学习《我想》时,在了解了这个孩子一连串的梦想后,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来诵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尽管在学生交流时,这个随机还是有痕迹,但至少让学生能有个性地来解读文本。如学习《童年的水墨画》时,选其中的一首重点讲:“如果说街头是一幅画,你在这画中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诗歌的意境。

  二、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上课一开始从一段话引出两首诗,整体感知,接着学习两首诗,最后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来比较它们表达上的异同,从而领悟儿童诗的写法。其次,课外诗歌的补充,也让学生对儿童诗的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课内自然引向课外。整体性、延续性都还不错。

  三、课中实现了两次动笔。一次是概括幻想;一次是仿写。前者是课文知识方面的积累,后者是能力方面的锻炼。

  综观整节课,学生的自能阅读能力培养还不够,表现为独立阅读的深度不够。如果能在课外让学生来创作一首儿童诗,或许更能检测到本堂课学生的收获有多少。

《诗两首》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熏陶感染学生,感悟母爱,赞美母爱。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以朗诵为主,本教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语感,加强对诗歌的理解;本篇课文接触的是两位大家,所以了解泰戈尔和冰心很有必要,通过教师讲解和图片直观展示的方法使学生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法,每课时都设计了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合作探究;本教案注重对诗歌的整体理解和情感教育,没有支离破碎的字词讲解。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flash课件《母亲》。

  二、简介泰戈尔

  出示泰戈尔图。

  教师介绍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暮歌》、《晨歌》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等,《吉檀伽利》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文中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他的作品就是因为有爱,所以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和真诚。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受。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这首诗朗读的感情基调。

  四、问题探究

  准备工作:学生四人一组,备好笔纸,做适当的记录。

  1、讨论第一个问题: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这个问题较容易,可让学生讨论3分钟左右,即可书面记录并派代表全班交流。

  (孩子对母亲的爱)

  2、讨论第二个问题:主人公是谁?他是怎样来表达对母亲的爱的?

  这个问题比第一个稍难,可让学生讨论6分钟左右。全班交流时可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采用小组间互相补充的方法。

  (孩子。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和妈妈捉迷藏,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母子情深。)

  3、讨论第三个问题:妈妈知道孩子为他做的事吗?他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他为母亲所做的事?

  (母亲不知道;因为母爱是无私的,所以孩子也想默默地为妈妈做些事。)

  (括号内的答案仅作参考,教师可结合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五、朗诵比赛

  1、泰戈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顽皮、天真、可爱、活泼的孩子和一位善良、慈爱的母亲,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2、请小组派代表进行朗诵比赛。

  语文教师做总裁判,选出行事比较公正的学生四人做裁判进行评判。标准如下:

  ⑴普通话标准,朗读时流畅。(3分)

  ⑵仪态大方、得体,最好不看课本。(3分)

  ⑶朗读时能读出一个调皮孩子的天真、活泼、可爱的语气。(4分)

  六、课堂小结

  20世纪初,是泰戈尔最不幸的时候,他的妻子病逝,儿女相继夭亡,可是他仍然写出了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是他心中的爱,对生命的爱,对孩子的爱,支撑他写出关于爱的伟大的作品。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母爱的力量尤其伟大。泰戈尔通过写母爱的.作品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他把写作精力放在美的领域里开垦、耕耘,用微笑和爱融化读者,可见他的一生都怀着对人类的爱和不谢的童心。

  七、巩固练习

  1、给下列字注音:

  匿()笑花瓣()祷()告嗅()

  2、辨字组词:

  摇()辫()棚()棵()

  遥()瓣()崩()颗()

  3、课后练习:

  熟读课文;课外补充阅读泰戈尔的《新月集》(部分)

  第2课时

  一、新课导入

  冰心图。

  泰戈尔的《新月集》把我们从贪婪的成人世界,带到纯洁、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的天真和美好。在我国也有一位深受泰戈尔影响的女作家,“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她一生的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的信念。她就是世纪老人──冰心

  二、简介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在我国文坛上影响很大。

  三、朗读课文

  1、听flash录音,体会语感,把握情感。

  2、学生集体朗读,再次感受。

  四、问题探究(四人小组,在讨论前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1、讨论第一个问题:学生朗读(由组长牵头或组员自由朗读或组内集体朗读),思考与《金色花》的相同点。

  (主题相同,对母亲的深情倾诉。)

  2、讨论第二个问题:学生大声朗读(由组长组织),思考与《金色花》的不同点。

  (《金色花》表达的母子情深,借用“金色花”来抒情,写了一个与妈妈嬉戏的调皮的孩子,轻松活泼,充满童趣;《纸船──寄母亲》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借用“纸船”来抒发情感,写了一个执著、寂寞、忧郁的游子,深切热烈,感人至深。)

  五、拓展延伸

  1、同是写母爱的文章,可是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你更欣赏哪一篇呢?

  请同学们通过朗读讨论来体会这不同形式的母爱,争取说服同学,让他们和你喜欢的一样。

  2、每人一张纸,叠一只纸船。把你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写在纸船上,并且在课后放到河里,表达对母亲的感情。(音乐《妈妈,儿祝福你》)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课外补充阅读冰心的其它文章。

《诗两首》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习静谧、遐想、喧响等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3、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意象的逐层勾勒,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

  4、能说出两首诗风格的不同,体会自然的多面(生命的跳动和静谧祥和)。

  【教学建议】

  1、通过多种形式、多遍的朗读,整体感悟诗歌。

  2、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把自己想象成蝈蝈、蛐蛐,体会诗中的感情。

  3、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拆分诗歌,重组意象,体会《夜》中静谧。

  4、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诗歌的学习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蝈蝈与蛐蛐

  一、导入新课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把握朗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分组朗读,开展朗读比赛。

  四、新课讲授

  1、教师提示: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2、教师点拨: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蛔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3、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4、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明确: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5、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明确: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6、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明确: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五、作业布置

  研讨与练习一。

  〖板书设计〗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夏)蝈蝈的乐音

  主题: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冬)蛐蛐的歌儿

  构思:短小精致又十分大气

  第二课时

  夜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外国诗。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三、新课讲授

  1、分析诗歌内容,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明确: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2、学生品读诗歌:

  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明确: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3、拓展延伸:

  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分析: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四、作业布置

  研讨与练习二。

  〖板书设计〗

  夜

  叶赛宁

  河水 松林 夜莺 秧鸡

  (反复吟咏)

  溪水 月色 大河 小溪 青草

  静谧、美丽 (安适、宁静的心境)

《诗两首》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都是郭沫若先生的早期诗作,当时他的作品常常借用神话传说,加以再创造,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作品中大胆的想像、奇特的构思,正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这两首诗歌都有这些特征:《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静夜》先描绘静谧的夜景,然后放飞想像,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所以教学时要通过朗读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同时,能让学生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运用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了解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

  2、在熟读美读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复述、扩写、改写等再加工创造。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钢琴曲《星空》〉、二胡曲《月夜》,学生查阅郭沫若及诗集《星空》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夜空,是那样神秘,又是那样亲切。远眺夜空,总会勾起人们无尽的幽思遐想。诗人郭沫若不仅用眼睛眺望夜空,而且以自己的心灵感受夜空。〈天上的街市〉是诗人在以心灵的眼睛眺望夜空时所看到的。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人心中所向往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二、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并按“名、时、地、作、评”确定记忆重点。

  三、朗读体验。

  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和重音,并用铅笔做上记号。

  2、学生朗读,课件打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让学生对照。

  3、叫一个朗读较好的学生,配上音乐《星空》,诵读过程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仔细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4、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充分调动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诗里的想象世界。

  5、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四、探究讨论

  1、课件打出问题组,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⑴本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⑵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⑶这些想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诗的后3节中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明确:

  ⑴街灯(联想)明星(想象)天上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这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⑵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⑶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⑷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五、背诵诗歌,体味语言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同时仔细体味诗歌语言好在哪里,并举例说明。

  不求谈得多么全面,只要谈出自己的体会即可。如:

  1、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

  2、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

  3、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等。

  小结: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

  2、用自己的话把诗歌的想象世界写出来。

  第二课时

  一、导语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这样月光如水的晚上,你会有哪些遐思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这节课,让我们再随同诗人观赏奇景,驰骋想像。

  二、朗读品味

  1、听《静夜》诗歌朗诵,配上二胡曲《月夜》。

  思考:这首诗哪部分是写实,哪部分是想象?写实与想象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节属想象,无论是写实还是想象,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2、学生自己朗读第一节,描述一下作者所描绘的夜景景象。

  这是一个“平和洁净”的世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翠绿的松林,还有旁近的村庄。月色白而淡,是一种朦胧的美;松林绿而浓,有一种苍劲之美。夜空明净,月朗星稀,抬头还可依稀瞧见团团白云,更有几点星星点缀天幕,似从白云缝隙漏出……环境非常“雅”,而这种“雅”的氛围,是一种俗心难成的无言的教化。

  3、在这样的月夜,作者想到了什么呢?

  第二节开头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象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的海雾,想像着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

  诗人面对缥缈的星空,浮想连翩。晴夜高穹,银河该在何处?站在村边松林远远望去,只见一片白色迷蒙,如烟、似雾,虚幻空灵。而银河岸边,只怕有一位鲛人对月伤心,泣泪而成珠。写作本诗时,已是“五四”运动退潮后的低沉时期,思想上的苦闷与矛盾,内心中的痛苦和煎熬,让诗人怎能不鲛人泣珠、杜鹃啼血!

  4、多么奇瑰的想像,你能结合诗的意境,发挥你的想像,探究出诗人所“泣”的内容吗?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或者是无穷的思念?

  先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和注释来理解。接着让学生发挥想像,畅所欲言,然后教师谈谈自己的理解。最后明确: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神往!这正是诗歌的留白艺术。我们可以联系诗人当时的心境、处境,当时的社会现实,来填补这未说出的内容──是怀恋亲人,期待着即将来到的甜美的团聚;是思恋家园,期待着它们走出愁雾早见清朗;是孤独、无望,期盼美好自由温柔的人间──总之,这空白可填的有很多,它包含着诗人对祖国、对家园、对人民的一片深情。不同的人读着会联想出不同的美好答案。

  三、朗读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

  让学生谈谈,然后明确: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把握好诗歌美好、恬静、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请同学朗读,思考: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四、比较阅读

  两首诗歌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可从内容、意境、语言、写法等方面谈,言之成理即可。

  五、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小结:多么奇妙的想像,多么美好的诗歌,请大家课外阅读〈星空〉,诗歌能让你更加领略生活的美好!

  【教后反思】

  学生还是很喜欢这两首诗的。让他们谈更喜欢哪一首这个环节很出彩,学生大多能谈出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对第二首留白艺术的认识分析很让我意外。他们在这课还是有所获的。这也提醒我,新教材不能过于强调学生的体悟,只在学生感受的层面上做文章,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教师应该有适当的点拨和传授,以期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诗两首》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选择。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想像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课前准备】

  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学生介绍不到位的教师补充。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⑴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反复朗读这首诗。

  ⑵ 品味诗歌的语言,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⑶ 诗歌的两部分各表达了怎样的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3、问题探究:

  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能立刻解决的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采取四人小组讨论形式答疑解难。

  教师备题:

  ⑴ 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⑵ 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4、朗读背诵:

  试着当堂背好这首诗。

  5、体验反思:

  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逆境。

  6、比较学习《未选择的路》:

  学生自主阅读《未选择的路》,并将其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进行比较。

  (比较两文在内容、态度、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诗两首》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体会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蝈蝈与蛐蛐》。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6、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出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三、布置作业

  熟读成诵,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夜》。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以动写静)静谧、美丽;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四、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五、品味语言

  “静悄悄地,溅起/一片绿色的月光”这两句子写得好吗?说说理由。

  好。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青椰子掉进大海的“动”来衬托夜的“静”。“溅起月光”这一搭配新奇传神,同时如实写出了月光下海水被溅起时的情状。以“绿色”修饰月光,表明了在南国绿主宰着一切,绿是南国的生命。

  五、比较本诗与郭沫若的《静夜》

  本诗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的诗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像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六、作业

  完成《辅教导学》本课练习。

《诗两首》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根据写作背景,正确理解两首诗的主题。

  2、掌握郭沫若早期诗歌的艺术特色。

  能力培养点:

  1、把握诗歌朗读的感情基调。

  2、发挥想像和联想,赏析诗歌中优美的意境。

  情感体验点:

  感受诗人对自由、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诗人为何把“天上的街市”描写得如此美丽?“鲛人”为何落泪呢?

  课文类型:赏析课。

  教学方法:

  这两首诗代表了郭沫若早期诗歌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通过比较阅读,了解诗歌的创作风格。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上的街市》。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100多年前,一位唐代诗人凝望着星斗满天的夜空,有感于宫女的幽怨,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82年前,又有一位现代诗人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创作出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范读,初步感知诗歌。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感知诗歌内容。

  2、指导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师生齐读。

  三、诵读,理解诗歌大意。

  1、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第一、二节。

  ①“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表明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②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

  理解第一节诗中的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

  ③诗人又是怎样写到了街市和物品的?

  理解第二节诗中的想象。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④诗人描绘想象之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天上的生活繁华富庶,美好幸福,令人无比向往。

  2、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第三、四节。

  ①这两节诗又写了什么内容?

  运用想像,描写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

  ②请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绘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

  他们获得了自由,能够骑着牛儿,淌过不甚宽广的`天河,时时来往,天天相见。白天,他们男耕女织,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夜幕降临,他们手提灯笼,闲游天街赏景购物,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3、诵读全诗,再现诗人联想、想象的过程。

  四、品读,理解作者感情。

  1、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何不同?

  在诗人的想象中,天河不再成为阻隔牛郎织女的障碍,他们自由来往,无拘无束,过着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穿插介绍写作背景。

  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许多志士仁人为此热血沸腾,以为黑暗的中国从此有了新的希望。不久,“五四”运动的高潮一过,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中。此时,诗人郭沫若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现状,他一度的兴奋激动变为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执著地寻求光明与理想。凝望星空,他写下了这首诗。

  表现了诗人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美读,背诵全篇诗歌。

  1、师生配乐朗读全诗,再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生结合音乐背诵全篇诗歌。

  六、课堂小结。

  诗人巧妙运用联想和想象,从地上联想到天上,又想象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七、布置作业。

  1、联想想像训练。

  ①深秋时节,落叶飘零。看到纷纷坠下的落叶,你会联想到什么?走在铺满落叶的乡间小路上,你又会想些什么?

  ②一根小小的蜡烛,却能划破无边的黑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看到蜡烛,我就会联想到 ,想到他(们) 。

  2、推荐朗读郭沫若的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静夜》

  一、复习引入新课:

  问:《天上的街市》表现了作者追求怎么样的生活?(自由、幸福) 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思?(光明的向往)

  板书:静夜

  同学们能背一背与之近似的同名古诗吗?(《静夜思》)

  现在请一位同学有节奏、有感情的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问:诗人看见了什么?(月光)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白霜、故乡) 李白思的是什么?(故乡、亲人);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打开书,齐读课题。

  3、放录音,整体感知

  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朦胧的宁静的静夜中,仿佛见到了模糊的天河岸边有鲛人对月流珠。

  4、模仿声音,齐声朗读

  老师纠正字音、重音、节奏。

  附板书:模糊(mó)(hu), 鲛(jiāo),怕会有/鲛人在岸

  5、学生自由朗读

  分组讨论:自由、合作、探究地学习,想想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哪些是想像的诗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师生讨论归纳,板书

  6、配乐范读,领悟旋律

  配以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老师融情于景的激情范读。

  问:①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感悟到了什么旋律?(学生讨论、归纳:忧伤、迷惘、追寻……)

  ②哪些诗句充满了忧伤?(学生讨论、归纳: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③请同学们用散文笔法叙说书中的静夜景,(学生讨论、归纳:淡淡的月光就是淡淡的忧愁,故乡的松林啊,依稀在梦中,点点落在笔下,可能身处他乡的缘故,仿佛看到了故乡的月光、松林、白云、疏星、勾起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因此,这几句要念得充满了淡淡的忧愁)

  请同学们带着淡淡的愁伤齐读第一节

  ①哪些诗句充满了迷惘、追求?(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老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凄婉的鲛人流珠。

  讨论、归纳:异乡的月光令人思接万里,故乡的印象充满了淡淡的愁伤,为什么?诗人联想到那银亮壮观的天河被海雾笼罩、隔断、感到困惑、迷惘、追寻,这里的天河指银河吗?不,是诗人所热爱的美丽的祖国。祖国灾难深重,令诗人痛心忧伤,诗人怕祖国的前途茫茫,想到多情的海雾似有泣远远的海雾模糊,由此,又产生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想象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②鲛人真的是指鱼吗?这泪为什么而流呢?

  师生讨论、归纳:鲛人指的是诗人这类爱国青年,他们看到祖国的现实,天河的无处寻觅,只能遥望茫茫的大海,像伤心的鲛人伫立岸边,对月深思,思乡泪、爱国泪、忧心泪,化成一行行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这也可视为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投射吧?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朗读第二节,读出联想的迷惘追求。

  7、学生范读,审美陶情,融为一体

  学生领悟了诗的旋律,意境,张开想象的翅膀,一遍比一遍读得入调,体会亲切,在反复的诵读中,欣赏景物,陶冶情操,感悟了诗中的情感,这样的情感怎么说呢?(学生讨论、归纳)

  板书:表达了诗人忧国思乡之情

  8、全班齐读全诗,赏析写作特色

  学生在有感情朗读中,揣摩作者的语言。叠韵词“淡淡”“团团”写出景物的朦胧美,令人感到淡淡的愁伤;动词“笼罩”,以动衬静,写出动态、柔和、宁静、朦胧的夜景;“疏”与“漏”的照应,写出了几颗星透过云层无意而自然显露出来,让人看到一丝光明;“怕”字写活了海雾似有情似有泣,诗人的忧与爱感动海雾中的鲛人,使人领悟到鲛人流的不是泪,而是心血、真情,语言精练、含蓄、深刻,表达得淋漓尽致。

  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了诗人修辞的妙用,第二节以设问开始,以反问结束,令人悬念在心,言尽而意未尽;诗人引用鲛人的典故,显得凄婉动人,真切表达了诗人忧国思乡情。

  9、全班齐读第一节,领悟写景美

  学生练习:模仿第一节写景,写一段《校园月色》,用比喻、拟人、对比、叠字等修辞手法,发挥想象、联想。

  写作之前,老师范读《荷塘月色》片段:“月光如流水,如牛乳,如轻纱,是动态的,柔和的,朦胧的,花和叶笼罩在梦的意境中,杨柳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灌木黑影峭楞如鬼一般,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0、抽几个学生朗读自己的写作,师生共同点评

  五、作业布置:收集信息,拓展学习

  让学生课外收集郭沫若的诗集,如《女神》、《星空》等;赏析他的《夕暮》;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孙莉的小说《荷花淀》,体会现代作品中写月光、月影、月色的妙笔。

《诗两首》教学设计12

  【教学目的】

  1、了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分析诗歌的写作特色。

  【课时设想】

  1、课时数:

  安排一课时。

  2、方法:

  朗读、赏析。

  【教学过程】

  一、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

  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2、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3、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4、讨论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学习和欣赏第二首诗:夜

  1、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2、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3、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四、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歌。

  2、搜集并朗诵这两位诗人的其他诗歌。

《诗两首》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朗读课文,读出童年的幸福快乐。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4、通过学习诗歌,会仿照《我想》前四小节写诗句。

  评价设计:

  1、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课上检查的方式了解和指导,使全班100%的学生会读生字"丫",认识"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目标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课堂观察、教师点评、读悟结合的方式,使全班80%以上的学生会读出童年的快乐。

  3、目标3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表情,以及学生回答问题来检查。

  4、目标4通过课堂小练笔来检测。

  过程预设:

  一、谈话引入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 儿童诗两首 (板书)分享童年的快乐。

  二、教师范读,激发情感。

  三、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四、品读诗歌,深化情感。

  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

  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

  《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

  3、小组内读诗,

  4、全班齐读此诗。

  五、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六、再读诗歌,升华情感,背诵诗歌。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七、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

  2、学写儿童诗

  板书设计: 儿童诗两首

  美好的愿望 街头读书

  丰富的想象力 溪边钓鱼 快乐

《诗两首》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大自然的多面及其生生不息的美好。

  2.培养学生多读诗、爱诗。

  教学方式:讨论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导入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教师可范读)

  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问题研究:

  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首:《夜》

  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本课总结

  本诗是自读课文,与此单元其他诗歌不同,是来自国外的诗歌。此两首外国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是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蝈蝈与蛐蛐》较后首诗稍难理解些,这包括蝈蝈、蛐蛐意象是如何叠加,使之融为一个整体的;蝈蝈、蛐蛐唱歌的意象与大地诗歌之间的联系;“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与诗人创作思想的关系等。第二首诗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的,诗中意象也需要结合个人想象慢慢琢磨才能有所领悟。

  布置作业

  比较阅读《静夜》与这两首诗写法的特点。

《诗两首》教学设计15

  教学依据:

  诗歌是最精粹的文学样式,它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诗歌本身蕴含内容的丰富性及含蓄性,使得诗歌理解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本课中的《我爱这土地》、《乡愁》就把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品味欣赏诗句,作为教学重点之一。 另外,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九年级也当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诗歌能力为目标,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浓浓的情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欣赏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竟境和深刻意蕴,把握诗歌的象征的手法,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来抒情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与理解相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诗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意蕴,把握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难点:把握诗中的象征意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朗诵三首关于思乡的诗:崔颢《黄鹤楼》李白《静夜思》席慕容《乡愁》

  请学生指出三首诗的共同点:思乡、热爱故乡,由此引入余光中的《乡愁》

  二、新课

  (一)、学习第一首诗:《乡愁》

  1、学生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内容

  2、学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后归纳出以下几点:

  (1)、本诗着重表现“乡愁”,即对家乡的思念

  (2)、诗中的“愁”,是借助具体的物,即“船票、邮票、坟墓、海峡”来体现的

  (3)、诗是以时间顺序来安排内容

  (4)、诗的结尾一节,把对家乡的热爱上升到热爱祖国的高度,情感升华了。

  3、学生朗读,再次体会诗的情感。

  4、指名学生诵读,其他学生点评。

  (1)、点评时突出对“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词的处理,理解作者在这些词上寄予的深情

  教师引导:邮票小小,乡愁“大大”

  学生回答:船票窄窄,乡愁“宽宽”

  坟墓矮矮,乡愁“高高”

  海峡浅浅,乡愁“深深”

  (2)、点评时突出诵读的'停顿: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3)、点评时注重“后来啊”中“啊”的处理,学生谈理解。

  (4)、点评时注意理解“浅浅”的表达效果,并非“海峡浅浅”,而是“思念深深”。

  5、学生再次品读,从整体上深入理解、体会,归结本诗的意蕴内涵。

  6、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学过这首诗,我们能不能也以“乡愁”为主题,仿写几句:

  a组:乡愁是……

  乡愁是……

  b组:小时候,母爱是……

  长大后,母爱是……

  而现在,母爱是……

  (二)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1、诗中常用物象或意象来表述或抒情,学生自读全诗,找出物象或意象,结合写作时间,理解它们都代表了什么?学生合作交流,理解归纳:

  a、全诗以“写”的物象来代表爱国诗人和爱国人士

  “写”热爱土地的表现:

  歌唱(即使喉咙嘶哑)

  (与祖国同在,为国献身)

  死后融入土地

  b、“暴风雨”象征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愤怒的人民

  c、“无比温柔的黎明”:自由解放的曙光

  2、再次朗读第一诗节,体会诗的意象

  3、学生示范读,点评

  (1)、点评时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变化如“暴风雨”“温柔”的不同朗读处理

  (2)、点评时注意诵读时情感要丰富

  4、诵读第二诗节,明确与第一诗节的关系:点明主题这不仅是诗人爱国之心的体现,也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5、齐育本诗,加深理解

  6、学生质疑: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什么用上‘假如’”?

  三、总结:

  如何理解现代诗的内涵或意义:找出诗中的意境或物像,结合时代背景或写作背景去理解

  四、作业:请你借助一种物象或意境(如月亮、大雁、春花、江水)等来表现一种情感,写几句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