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08 17:16:3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文言文《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设计

  • 相关推荐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导入。

  由复习练习导入。(实物投影)

  二、多媒体介绍“王羲之”和“兰亭雅宴”。

  三、请学生配乐美读文本。

  四、进入文本问题探讨环节。

  1.文章情感线索。乐→痛→悲

  2.作者“乐”于何事?【如何理解作者的“乐”?】

  文中有三“雅”。

  ①景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既气势高峻又幽深静谧。另外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晶莹亮丽,生机盎然,反复吟咏,令人心旷神怡。

  ②人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邀集“高卧东山”的谢安、诗文“有金石声”的孙绰等诗人名流及10岁的献之等41人齐聚兰亭,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③事雅。文人之聚往往诗酒流连。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投影图片)

  3.作者“痛”在何处?【作者忽然乐极生悲,感情急转直下。如何理解作者的“悲”?】

  角度一:时间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原来人的一生就在低头昂首、推杯换盏间匆匆流逝了。“欣其所遇暂得于己”,当你沉湎享乐时,大好时光已经在你玩乐中悄然过去。“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胜地不常,胜筵难再”,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就在身边。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现实,更给人一种煎迫感、动荡感和幻灭感。

  角度二:生命(死亡)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岂是人力所能保常?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个体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永恒的时间最终被冻结在死亡的黑洞,任何有情的生命也将被死亡无情地吞噬。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角度三:欲望

  当其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便感慨系之。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人对美的感受不是凝固不变的,人性的欲望也是永无底止的,那些曾经执着追求过的满足与陶醉,时过境迁后也在不断地被自己厌倦着、淘汰着,人的心灵永远处在无止境的渴望与追求中,人生也就是这样既充满了无穷的期待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近代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就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与欲望的无穷无尽和无法最终满足。

  4.作者“悲”在何处?【作者接着慷慨生悲,如何理解作者的“悲”?】

  观点一:人类认识上无法彻底摆脱的局限性。“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作者悲在我们远距离审视历史、旁观别人,过去的是非得失都显得那么豁然醒目,而我们身处其境时往往意识不到现实的缺憾,以致为后人留下许多惋惜。数千年过去了,我们似乎仍然无法做到先哲苏格拉底的谆谆教诲彻底地“认识你自己”,而它时至今日仍刻在希腊德尔斐神庙上昭示着后人结果。纷纷世事无穷尽……听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古人是我们眼中的遗憾,我们也是后世人眼中的遗憾,循环往复,绵延不绝。

  观点二:作者正是意识到人类认识上的这种局限和尴尬,担心个人和时人真切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将被历史重重的迷雾所掩盖甚至歪曲,才萌发了向世人真情剖白的想法。王羲之想到自己“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虽“临文嗟悼”,却“不能喻之于怀”。鉴于此,他自然要“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结集成书,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他只是希望自己的情感通过文字的传承让后人感动,从而越过时空的障碍与后人作心灵的对话。(求索生命不朽的途径)

  观点三:清谈无为终至误国。……一幕幕的政治惨剧,令多数文人沉浮宦海时难免心怀犹豫,举止畏怯。(政治)另外,……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玄学也崇尚清谈老庄玄理,寻仙求道,清谈无为。(宗教)于是好静者谈玄论道,“悟言一室之内”,好动者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全身远祸,明哲保身,但在清静无为,自由放诞的生活中,岁月流逝,青春不再,壮志难酬,功业无就。社稷江山也就在这清谈无为中败落了下去。(投影:《日知录》)所以他大书特书: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人们的生死之情是客观存在的,那种均齐生死寿夭的观念,完全是不近人情的虚诞意识。他希望这能对沉迷虚无净土的世人有所警醒:作为士大夫当兼济天下,不宜空谈玄理,应积极实现自己的抱负。(投影:《古文观止》《古文析义》)

  5.对于文章所表露出的这种大喜大悲、大乐大痛的情感起伏,有些学者并不认同。

  投影: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发起过一场关于《兰亭序帖》真伪问题的大讨论,并进而对《兰亭集序》的作者提出了质疑。理由有二:

  ①文章前面正“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突然悲痛,说死说生,“悲得太没道理了”,是“无病呻吟的绝顶”,纯属“贪生怕死,百无聊赖”;

  ②王羲之性格倔强洒脱,勇于进取,不会有如此悲观消极的思想。

  你觉得他的观点能站得住脚吗?

  ①人对生命短促、世事无常的感叹,或说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往往在快乐得意时产生,这在中外历史和文学上都屡见不鲜。曹操在赤壁大战前作《短歌行》;汉武帝《秋风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人生巅峰产生的悲哀往往根源于对时间无情的恐惧和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洞察。一个人,他所从事的历史活动越是伟大,他的自我意识就越是强烈,他对生命有限性的感受也越是深刻和凝重。

  ②刚强性格与承认人生悲哀并不矛盾。这种悲哀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反而会激发出更为强烈的创造冲动,使他们以现实的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幻和时间的流逝。历史上凡悲叹人生有限、世事无常的人往往是最富于进取心并为世界创造了不朽价值的杰出之士。如汉武帝、曹操、陶渊明、李白、苏轼等。(曹操的性格不可谓不刚强,而他“人生几何”的感叹却不可谓不悲哀,但这种悲哀所引发的却是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陶渊明虽然感叹“人生似虚化,终当归空无”,但更唱出了“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高调。)王羲之在感受宇宙万物之美时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与哀痛,这是十分正常的。况且,他还进一步喊出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时代强音,认为人们的生死之情是客观存在的,那种均齐生死寿夭的观念,完全是不近人情的虚诞意识。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所以他“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期在暗淡的人世间留下会稽山的一叶苍翠,在混浊的人事长河中溅进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这种流风遗韵的远年流注,使众多的传统士人也为之深深地沉浸其中。如李白虽呼“人生在世不称意”,却依然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东坡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中却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鲁迅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钱钟书先生说:“目光放远,万事且悲。目光放近,则自应振作,以求乐观。”这正是中国文人的精神传统,消极其表,执着其里;悲感弥漫于外,深情激动于中;一往情深,恻然动人。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考验的同时,依然努力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而王羲之(实物投影:展开《兰亭序帖》)“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潇洒风神和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正可看作是他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

  五、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文言文《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0-21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2-27

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01-02

高中文言文《阿房宫赋》教学设计06-08

兰亭集序说课稿07-22

公开课教学反思05-0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体育公开课教学反思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