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学计划

时间:2023-01-31 18:18:59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校本教学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本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本教学计划

校本教学计划1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一、全期教学目标总要求:

  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思想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内容:

  1、安全十不准

  2、注意提防坏人

  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4、生了病怎么办

  5、做了错事以后

  6、感冒与流感

  7、小小一粒米

  8、与学校公物交朋友

  9、学做自己事

  10、守秩序

  重点: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4、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5、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6、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三、具体的措施: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五、执行说明:

  1、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

  2、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及如何保护环境的资料。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课题课时

  2、安全十不准1课时

  4、注意提防坏人1课时

  6、保护环境从我做起1课时

  8、生了病怎么办1课时

  10、做了错事以后1课时

  12、感冒与流感1课时

  14、小小一粒米1课时

  16、与学校公物交朋友1课时

  18、学做自己事1课时

  20、守秩序1课时

校本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社会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城市的学生物质生活非常优裕,有的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如果将他们独自放到野外就会不知所措,作为一个自然人应该具备的知识如果都不会,一旦脱离城市熟悉的生活到了荒郊野外,纵使你再富有,都将面临一个现实的生存问题。在国外,生存教育是比较普遍的,有的从小学就有课程。因此,介绍一些野外旅行及生存的知识,常去野外活动就会摸索出野外生存的本领。一旦发生置身荒郊野外的环境中就能应付自如了。谁也不敢保证一生中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二、指导思想

  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由于生存与发展的驱使,人们总是为生计而忙碌,快节奏的生活使人神经紧张,学生更是如此。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日下。学生渴望一种彻底的身心放松,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况,真正的身心放松及心理调整最好的是回到大自然中去,站在高山之巅,极目世界,体会什么样的生活及人生观才能保持一个真正的自我,达到这种境界才是本质意义上得身心放松、达观处世。体察国情,增长知识,增强生存本领。践行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留下旅游的痕迹,养成写旅行日志的习惯。介绍旅游资源的特性和价值,介绍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忽然技巧,旅游过程中应该注重处理旅游客体和背景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课程目标

  1、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对中国、外国著名景点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旅游资源价值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介绍野外旅行的基本生存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野外或者意外情况下生存的本领,提高自我保护、自我生存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世界旅游资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怀,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培养学生对地里的学习兴趣,培养自我安排旅游的能力。

  6、养成写旅游日记的习惯。

  四、课程评价标准

  1、成绩评定采用学分制,出勤、纪律、学习情况都占一定的分值。

  2、不采用书面考试来认定学分,注重学习过程。利用等级制评价。

  五、实施方法

  1、文本阅读法

  2、图文展览法

  3、情境互动法

  六、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

  全部课程共18课时,每课安排两课时,一个学期完成。

  第一课:新疆

  第二课:东北

  第三课:埃及

  第四课:南太平洋东南亚

  第五课:澳大利亚新西兰

  第六课:阿尔卑斯山脉小岛

  第七课:美国西部

  第八课:中东中亚

  第九课:海盗冒险(北欧)

校本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是根据学生爱好、兴趣与需求开发的课程,以学校教师为主题,旨在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少年儿童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形成之期,读写诗词,品评文论,对于陶冶高尚情操,珍爱生命,关注学生身体健康,提升人格品位,丰富精神内涵,增强青少年一代的意志品质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十分重要。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学生38人。本班学生有些同学语文基础较差,但在部分的同学有着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以课外读物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充满兴趣。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积累的指导,使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在学习积累中思考、感悟。

  三、教学目标

  1、亲近母语,以阅读为先。

  2、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

  3、熟读并背诵《小学生古诗必背70首》

  4、在阅读基础上,要求学生对古诗文进行理解。这包括对字词和文章内容两个方面的理解。

  5、课外延伸,加强课外学习与积累古诗名句。

  四、教材分析

  教材是根据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编写的教材。

  1、教材将诗词按特点编排在一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脚本。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儿童生活,富于文化内涵。

  2、教材编排有序,思路清晰,由浅入深。符合学生接受程度。每篇由古诗,解释,课后思考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联系紧密,具有整体性。

  3、采用多种形式学习诗词,我们能欣赏到中国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要学生关注生命与健康。

  4、课后练习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探索发现,比较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经验,突出校本课程的特点,注重培养孩子们诗词读写的能力。

  5、评价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评价学生,做到评价全方位。

  6、教材注重现代意识,富有时代气息。它适时补充必要的知识,扩大了选文的信息量,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有助于他们拓宽知识面,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积累资料的意识和习惯。

  五、教学难点

  理解古文意思,感悟古文所传达的思想内涵。课外拓展与延伸。加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六、教学措施

  1、直面经典,情感引领,提高素养。

  2、淡化蕴意,品析诵读,珍视体验。

  3、多元教学,渲染意境,陶冶性灵。

  4、纵横联系,指导运用,培养诗趣。

  七、教学进度

  略

  八、活动安排

  1、古诗品读

  2、古诗诵读会

  3、古诗赏析

  4、古诗复习比赛

  九、评价机制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阅读评价有这样的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近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在校本教学中,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请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评。教师在制定诵读计划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记录自己的诵读情况,小组间的相互交流与评价;请教师、家长进行监督,对课外古文阅读质量、效果参与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力求多样化,除常见的解释、背诵、默读外,还采用了朗诵会、文配画、文上墙、点将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评价更具综合性,更具人性化,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以发展。

  十、教研专题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及积累

  十一、业务学习计划

  1、阅读与本册内容有关典籍

  2、与学生一起成长:多读,多背,做好读书笔记。与组内教师交流。

校本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针对学校教学实际问题,建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师研究为主体的校本教研制度,不断提升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优化学校语文氛围,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研现状分析:

  本教研组共有11名语文教师,凭着“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教中研,研中教,边研边学,互帮互促中,探索适合我们学生语文学习的特色之路。

  另外,语文教师大多数担任班主任,琐碎的班主任工作牵制了语文老师的`许多精力,再加上我们的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因此管理学生,辅导后进生又占据了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由于缺乏经验,教研成果不太显著。总而言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在反思中提升自己,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我教研组建设的主要任务。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

  1.渠道获取教研信息,提高多媒体运用能力。

  2.提倡“科研兴课”,发展反思能力。每位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向研究型发展。

  3.重视个性教育,培养学习兴趣。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因材施教。

  4.在继续课的基础上,探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教学策略。

  四、各月活动安排:

  九月份:

  1.研讨制定校本教研活动计划。

  2.年级组制订学科教学计划。

  3.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

  4.讨论如何带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有效对策。

  5.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十月份:

  1.聘请骨干教师来校指导。

  2.最佳教学反思评比活动,并在校园刊登优秀作品。

  3.新课程教研活动。

  4.相互听、评课。

  5.三年级诗歌朗诵比赛。

  十一月份:

  1.作文教学研讨。(主题:让学生想说乐写)

  (1)年级组公开课。(低段:柯亚高段:虞丰)

  (2)观看作文教学录像带。

  (3)征集作文教学优秀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

  2.二年级古诗积累比赛。

  3.校优质课评比。

  十二月份:

  1.课件制作比赛。

  2.征集教学反思、教学案例。

  3.新课程识字教学。

  一月份:

  1.出好期末试卷,提高命题能力。

校本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新教育为理念,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托,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众多人面前敢于说话和主动与人交流等多方面综合素。培养孩子成熟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使其成长为具有自信和坚强心理品质的小主持人。

  二、学情分析

  个别孩子比较内向、胆子小、自信心不足。他们说话声音小,不敢在众人面前表演,存在说话吐字发音不清楚、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等问题。即使其中存在一小撮具有极强的表演天赋的孩子,但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因此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显得没有章法,明显缺乏语言表达、发音技巧、讲故事、表演等方面的正规指导。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分为三部分:

  1、仪表仪态训练,即兴演讲、半命题演讲,锻炼孩子们的胆量。

  2、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传授语言表达的两种艺术形式(绕口令、儿歌、)和四种表达方法(重音、停连、节奏、升降)。

  3、舞台表演能力训练:传授小主播应具备的模仿力、想象力等 。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科学地培训,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初步掌握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提高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孩子们优美的体态、举止,增强孩子们的镜头意识和自信心。

  2、培养孩子良好的表达(即口头作文)能力,克服害羞、紧张等情绪、提高朗诵水平和掌握小主持技能。开发孩子在众多人面前敢于说话和主动与人交流等多方面综合素质。最终让孩子能充满自信与活力,敢于表现自己,能说会讲,敢说、喜欢说、会说,做到大方开朗、语言流畅、有效表达。,

  五、课程管理

  (一)教学组织形式

  规模:一般以低于小学班级规模的人数开展教学活动。

  人员:以学生自愿选择组成的兴趣小组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也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展开活动。

  (二)教学实施原则

  1、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自主相结合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的作用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如:学生实践前的示范,实践过程中的点拨与启发,实践后的拓展与延伸。学生在活动中应给予较大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小小主持人是一个表演性较强的科目,教学活动实施时,要避免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而忽视语言文化、汉字历史、礼仪方面等的文化体验和知识学习。因此,在教学活动时,要把握好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比例,既要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也要注重培养理性思维,从而开拓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体验与感悟,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的综合培养。

  3、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以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形式开展活动,努力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与才干。

  六、课程评价

  (一)评价原则

  1、发展原则。评价不仅要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尽可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

  2、自主原则。评价时还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

  3、过程原则。要努力将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学习之前、之中、之后都可以进行,尤其要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和亲身体验。

  (二)评价

  评价方式: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标准:

  (1)知识技能:语言表达与朗诵表演技巧,基础礼仪和表情。

  (2)情感态度:积极参与,并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乐于与同学讨论、合作,完成课堂学习。

  (3)参与展示:积极参与,能众人面前表演清楚的表达自己观点。表演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说明:1.定量评价等第设优、良、合格三档开展评价。

  2.定性评价指对主要问题或突出问题或某些特长写出描述性评语。

  (三)评价方法:

  1、自评与互评。如:生生自评,师生评价,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等。这些评价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也可在教学后实施。如:当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一段节目时,对她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舞台礼仪是否优雅、神情是否丰富……等等,这时就可以将学生自评、师生评价结合起来。又如:有部分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外拓展,那就需要家长的监督与评价。

  2、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有书面的,有口头的,还有游戏式的,要充分运用评价方式来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表:

  本课程共七课,用时14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篇:4课时 为学生

  创建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平台,通过即兴演讲和半命题演讲,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从而培养孩子大胆上台、大声说话的自信心和表现欲,也让教师对学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训练内容

  第一课

  (2课时)

  瞧我有多棒——如何向观众介绍自己

  瞧我有多靓——怎样给观众留下好印象

  自我介绍、才艺表演

  站姿—坐姿—走姿

  第二课

  (2课时)

  我爱我的家——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有一个愿望——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即兴演讲——说说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

  半命题演讲——“我多么想……”

  第二篇:4课时 向学生传授语言表达的基本知识,通过绕口令、唱儿歌等训练,使学生了解两种语言艺术形式,学会语言表达的基本方法,为当好小小主持人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训练内容

  第三课

  (2课时)

  我的嗓音最响亮——怎样练读绕口令

  每生10篇绕口令,普通话正音(侧重声、韵母)

  第四课

  (2课时)

  我的歌儿真好听——怎样练读儿歌

  每生熟练儿歌10首,普通话正音(侧重轻声、儿化)

  第三篇:6课时 向学生传授舞台表演的基础知识,通过模仿动物和模仿人的动作、表情、姿态的训练,以及想象力的表演训练,培育孩子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气质。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训练内容

  第五课

  (2课时)

  看看我像什么——模仿表演

  1、模仿动物

  2、模仿人的动作、表情、姿态

  第六课

  (2课时)

  我是小主播——如何主持故事会

  单人主持模拟练习

  第七课

  (2课时)

  请投我一票吧——金话筒奖比赛

  综合能力训练

校本教学计划6

  开好校本课程,利用校本课程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帮忙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是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的“造福工程”,也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项长远之计。为了强化道路交通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本事,所以制定校本课程的安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思,培养遵守交通安全以及素质高的下一代。

  二、目的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经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大了安全的宣传力度,增强了九年级学生的安全观念,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强化了学校内部治安秩序.

  三、具体措施

  (一)完善机构,保证工作。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行政、工会、各班主任为成员的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负责日常安全工作。聘请交警大队教导员为校外辅导员对全校师生进行道路安全法规知识和技能教育;成立了“学生安全礼貌督导队”,“学生交通安全礼貌督导队”等交通安全督导机构。

  2、健全完善各种制度,异常是交通安全工作月汇报制度,意外交通事故伤亡报告制度等。

  3、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经常对各班级的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发现隐患,及时教育整改,确保交通的安全。

  (二)召开会议,部署工作。

  把交通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考核评估工作的`主要资料。开展关于交通安全的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交通安全文件精神,并结合其他工作,落实职责,部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工作做到年度有计划、期中有小结、年终有总结,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三)加强宣传,增强意识

  1、学校开辟“交通安全”专栏校刊,使师生受到良好的启发教育。

  2、利用每周星期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以课堂为主阵地,每周开设一至两节的交通安全专题教育课,其它课程有机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四)营造氛围,开展活动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要求,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少年儿童平安回家》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

  2、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交通安全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回家我第一”、“我是礼貌班中道路交通最安全”、“今日我当交警”等活动。此活动规范了学生们的交通行为。

  3、以“安全教育日”主题,悬挂、张贴有关交通安全标语。

  4、聘请交警大队领导到我校做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讲座。

  5、规范学生的交通安全行为,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在上学、放学的交通高峰期,行政和值班教师每一天严格维护好学校门口的交通秩序,对学生进行疏散。

校本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结合这学期的工作重点,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落实教师的“准备、教学、审批、辅助、考核”。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工作创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我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二、主要任务

  1.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了解新的教育教学资源,查阅相关教学活动资料,观看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记录和教学理论讲座视频,学习《有效教师》、《有效培训》和我教的英语课程标准,撰写具有一定质量的自学笔记,整个学期8次。期末交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案例或教学反思。

  2.端正态度,提高认识,了解新课程理念,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工作的需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促进相互提高。这学期按照学校的要求参加了18场以上的讲座。内容真实,有一定的质量评价。本学期积极参加双周刊计算机远程培训,并做好记录和自学笔记,按时完成。

  3、认真理解和掌握“准备、教学、审批、辅助、考试”的基本要求。

  4.认真制定学校“三五”期间“基础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细则,做好“基础型”教师的初评工作。

  三,英语教学

  这学期我在教四年级的英语。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重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学期的英语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目标和任务

  1.能够按照第四次会议和第三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够根据第四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的句型。

  3.能够运用日常交际语言,善用四向句型,沟通简单,说话大胆,发音正确。

  4.借助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能够理解清晰的文字和录音。

  5.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6.养成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习惯。

  7、能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任务。

  8.会唱学过的英文歌和民谣。

  (二)教材的`关键难点

  1.能够按照第四次会议和第三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够根据第四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的句型。

  3.能够运用日常交际语言,善用四向句型,沟通简单,说话大胆,发音正确。

  4.借助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能够理解清晰的文字和录音。

  (3)主要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使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进行了大量的语言训练和练习。

  3.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4.设计全面高效的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书写工整规范正确。

  5.根据“准备、教学、审批、辅助、考试”的基本要求,每节课结束后都要对学生进行测试,以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毕业班英语教学要全面开展,新课结束后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第四,加强学习,提高质量

  利用专业学习和业余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反思和借鉴名师,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第五,教学进度

  2月13日-3月1日第6单元

  3月2日-3月15日第7单元

  3月16日至3月30日

  4月1日-4月20日第9单元

  4月21日-5月4日10

  5月5日-最终评估

校本教学计划8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表现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4、个性化原则。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

  2、谭坊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校本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课堂上他们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老师介绍的这些家乡风情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校本课所涉及到的海洋知识拓宽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我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爱我家乡、具有保护海洋,从我做起的责任心

  二、教材分析

  根据我校学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况,自主教学,教学内容以海洋生物环境为主题,引导低年级的学生了解海洋知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定的卫生常识

  2、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的生活情趣,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海洋常识。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六、教学进度

  每两周一课时

校本教学计划10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

  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导语: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重保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 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择三种。

  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两方面。

  课程新编: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先在语文学科中试编《古诗文诵读》、《名人警句集锦》等。

  课程选择:选修课和活动课,教材以选择为主,选修课以学校开发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门课程外,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多样化的。

  三、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学校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

  组 长:宋新停(校长) 全面负责语文科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樊磊(教导主任)。

  审议教师申请的《校本课程纲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其中教科室:负责课程实施的设计指导和理论指导。 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

  组 员:语文教师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

  小组,要组织一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能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三)采用“三板块”形式,进行全员性通识培训。

  (1)理论学习

  购买有关课改的书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探索》。我们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面向21世纪, 要树立十种新型的教育观即新型的教师观;新型的教学观;新型的学生观;新型的质量观;新型的课程观;新型的人才观;新型的教学方法观;新型的过程教学观;新型的教学手段观;新型的终身学习观。

  (2)专题研究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对外展示:每学年结合市级的各种教研活动对外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训的特点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发挥网络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建立了三个机制:

  1、激励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学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

  2、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学校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要恰当的采用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3、投入机制:要有基本投入,要舍得投入,要优先投入。以上计划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适时进行调整。

校本教学计划11

  感恩、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就要从小做起,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少年。为了把这一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制定本学期校本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及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来训练,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或通过专门的教育帮助帮助学生理解《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内容,掌握文明礼貌用语、礼仪示范动作,使每一位学生都认识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的内容和教育意义。并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情分析

  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需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不够,养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和学习习惯,致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很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本校校本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感恩教育、文明礼仪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大多数学生对文明礼仪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把校本文化致使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校本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国人。

  三、教学目标

  1、学“规范”用“规范”,使“规范”深入人心,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力求学生“知”与“行”的统一。

  2、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但掌握文明礼仪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遵循文明礼仪的要求,来指导、约束自己日常生活学习、行为和习惯。

  3、教育学生认识社会公德的重要性,立志做文明人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并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4、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型的教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文明礼仪活动的积极性,利用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5、通过评选“文明小使者”、“文明小少年”活动,在班内学生中树立榜样,发挥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学生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争做模范班级。

  6、树立对待校本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校本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校本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1、感悟文明礼仪文化。

  2、感恩教育。

  五、教学措施

  1、创建文明礼仪良好环境氛围。

  根据每日工作重点布置有关墙饰、展牌、宣传标语或警示语;在语言角设放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图片,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

  2、将规范训练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中。

  在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把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首位,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平时仪表、语言为切入点,通过强化训练,把《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的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让他们从中受到影响,得到锻炼,养成习惯,进而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3、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

  根据每月主题,每周有计划的组织一节专门的文明礼仪活动,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文明礼仪规范教育。并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等小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文明利息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趋于规范化。

  4、开展文明礼仪评比竞赛活动。

  每月开张“文明小天使”和“文明小少年”评比活动,通过学生主体的相互监督和自我教育,保证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和提高。

5、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做好不定期的家访工作,了解学

  生在家中的礼仪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共同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6、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密切联系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做好本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7、倡导文明的社会礼仪。结合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理念。

  8、进入车站、公园、社区等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止不文明现象。

  9、针对当前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大力宣传文明购物、文明就餐、文明乘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礼仪,着重纠正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绿化、损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做一个懂礼仪规矩、讲文明语言、守公共秩序的好学生,努力形成共同崇尚文明礼仪的社会氛围,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让我们师生共行动,学习礼仪知识,促进礼仪习惯养成,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着力塑造创新、诚信、包容、开放、文明的现代公民的良好形象,树立讲文明懂礼仪的社会风尚!

  10、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11、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xxx

  20xx年xx月xx

校本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方面还很幼稚,有待加强。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向学生介绍我们的介休文化,通过对这些介休风俗的了解,增强对介休文化的热爱,对介休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包括《爱我介休》的文化篇、名人篇、风景篇、风俗篇、特产篇五部分内容。

  三、教材分析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编教学讲义,教学内容以“了解介休”“爱我介休”为主题,引导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介休的古文化、认识了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迹、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四、教学目标

  1、学习介休的古文化、认识了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迹、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2、通过学生诵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3、通过对介休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介休的情怀。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介休的情怀。

  2、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4、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乐趣。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次介休历史沿革、孝文化、水文化

  第二次瓷文化、古堡文化及晋商文化

  第三次介子推、郭泰

  第四次文彦博、介休历代名人简介

  第五次介休绵山、张壁古堡

  第六次介休后土庙、其他风景名胜简介

  第七次风俗篇的“醋仙”王来福——认干亲

  第八次风俗篇的兜肚肚——清明节的习俗

  第九次特产篇的贯陷糖、洪山陶瓷

  第十次特产篇的银条菜、介休鹿茸、义安老黄酒

校本教学计划13

  本学期我校的“校本课程”定为“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就是:加大阅读量,开拓阅读面,激发阅读情,提高阅读质。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不仅要“读进去”,还要“吐出来”,更要“说开去”。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信息,获得独特体验,在交流中张扬学生的阅读潜能、语言表达力。

  二、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内容诸方面都能有较大的突破。

  2、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语言得到丰富积累的'同时,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思维水平,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水平。

  3、“作文”和“阅读”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彼此成为深化优化课改实验的最佳支撑和组合。

  三、阅读速度及内容:

  1、提倡朗读,每分钟不少于50至60字。

  2、阅读浅近的文学语言类读物,如童话、儿歌、寓言、故事。

  3、要阅读一些数学读物;自然、社会科学类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也可以选读一些适合学生的“有声读物”。

  四、方法及措施:

  1、提倡课内阅读为辅,课外阅读为主的方式。

  2、组织阅读小组,小组内阅读层次互补。每个小组里要选定组长,负责领导监督管理本小组的阅读进程。

校本教学计划14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为了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的教学,特制定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的选择

  本学期三年级的校本教学将以《三字经》为主要内容。它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字经》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二、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三字经》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校本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诵读内容:

  《溪居》等7篇古诗文

  《论语》《大学》《老子》中精选片段

  《山海经》中神话故事

  四、教学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教学措施

  1、每天利用午间活动时间、集会、路队诵读形成常规,选自觉诵读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每周两节阅读课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诗经学习游戏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可在教室中张贴一些学生的古诗文书法作品;在黑板的一角开辟“每周一诗”且定期更换;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凡此种种,旨在创建一个充满古韵的班级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随时受到传统诗文的熏陶和感染……

  4、不进行严格的考核。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激励争优。

  5、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评价卡分别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四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6、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五、教学评价

  采用 “弹性评价”方式。

  每周评价:评价的时间是星期一早上。老师只要用一分钟,亲自考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即给他一颗星。该生即指定为一周的诵读班长。每天由值周班长领诵。让他利用下课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让他利用下课时间,拿着书,补念约二十或三十遍即可,补念二三十遍后,不管是否会背,也给他一颗星。

【校本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02-19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01-13

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1-24

校本教学总结02-13

校本研修总结11-14

校本工作计划02-08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11-21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0-05

校本研修工作总结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