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班科学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时间:2023-06-11 13:48:30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中班科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在一次午餐吃水果活动中,一小朋友拿着手里的香蕉来问我:“老师,这香蕉里面黑黑的、一点点的是什么?”“老师,这个可以吃吗?”我问全班的小朋友:“你们谁知道香蕉里面黑色的小点是什么吗?”有小朋友说:“这一定是香蕉快要烂了,香蕉变了颜色就不能吃了。”马上有小朋友说:“不对,这是香蕉的种子,我爸爸教过我的”我肯定并表扬了这个小朋友。看着小朋友将信将疑的神态,我设计科学活动“找种子”,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了解种子的奥秘,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知道水果、蔬菜等都有种子。

  2、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萌发对科学、对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准备苹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西红柿、葡萄等水果。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纸,各种种子若干。

  3、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昨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参观了我们的蔬菜园地,看到了许多碧绿碧绿的蔬菜,你们知道吗?这些蔬菜是由什么长出来的吗?

  老师总结:这些蔬菜是由一颗颗小小的种子长出来,我们平时吃的水果也是由种子发芽的结果的。

  (评析: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出课题,显得自然而亲切,一个小小的问题,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明确了活动主题,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二、找种子

  1、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蔬菜和水果,要请你们用自己的小眼睛找找看,他们有没有种子,找到后,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种子它藏在哪里?是什么样?(幼儿自由探索)

  (评析:在探索活动中,幼儿对种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瓜果左看右看,有的用手摸摸,有的用手捏捏,有的用鼻子闻闻,有的交头接耳,相互交流,每个幼儿都处于积极的探索中。)

  2、幼儿交流探索的发现。

  (1)、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种子?

  幼儿一:我找到了苹果的种子。

  师:我们大家来看看苹果的种子的什么样子的?

  幼儿:苹果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

  (评析:教师让幼儿找出种子并放在视频转换仪下进行展示。通过视频转换仪放大了种子,幼儿很清晰、明确地观察了种子的外形特征。)

  幼儿二:我找到了西瓜的种子。

  师: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

  (评析:当幼儿看见西瓜的种子的时候很兴奋,原来西瓜的种子就是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西瓜籽,它可以吃呢。)

  用同法和幼儿一起观察橘子、黄瓜、西红柿、葡萄的'种子。

  (2)、师:有谁找到香蕉的种子吗?

  幼儿一:香蕉是没有种子的。

  幼儿二:我找到香蕉的这个小黑子。

  师:其实香蕉它也有种子,这些小黑点就是它的种子,只不过是他们退化了,现在的农民伯伯非常聪明,用科学的方法不用种子也能种香蕉,所以香蕉的种子就慢慢退化了。

  (评析:香蕉的种子具有特殊性,幼儿很少了解,通过单独提出,幼儿了解香蕉种子的独特性,达到了教学目标。)

  3、我们知道苹果、黄瓜都有种子,老师告诉你们,除了这些,还有许多瓜果、蔬菜都有种子,小朋友以后长大了就会慢慢知道了。

  (评析:在本次探索活动中,幼儿积极讨论,主动询问,了解了各种瓜果蔬菜的种子的特征。)

  三、操作活动:种子和果实匹配。

  1、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小卡片,上面有各种果实,旁边有各种种子,请你们给这些果实找种子,找到后把种子贴在果实的下面。

  (评析:教师为幼儿设计一份记录表格,表格的上面是各种果实,考虑到种子的外形特征,教师在下面用双面胶带贴着,幼儿找到种子后就可以把种子贴在胶带上,这样方便了展示。)

  2、幼儿交流活动结果,并且请集体检查操作结果的正确。

  师: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我们一起看看他找的种子对不对?

  (评析:幼儿从感知到接受、理解,而教师设计这一环节,不但能检查幼儿的学习的结果,还使幼儿学习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四、活动延伸:

  1、种子发芽实验。

  3、种子贴画。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舟山的孩子生在海岛、长在海岛,对海滩、沙雕有着浓厚的情意。在乡土资源的开发中,沙子简便、易取的特征让玩沙活动成为舟山教学特色。我园也特意为孩子开辟玩沙的场地,供幼儿自由玩沙。从幼儿的玩沙活动中可以看出幼儿对沙子非常感兴趣,但在交流过程中又发现孩子们对于沙子的了解并不多。因此设计本次活动,采用陶行知“玩中学知,玩中求乐,玩中增智”的理念来激发和促进孩子玩中学,通过感知比较干、湿两种沙,来了解沙子的特性。

  活动目标:

  1.比较感知干沙松散的`特点,了解湿沙可以塑形的特点。

  2.体验玩干湿沙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三盆干沙,人手一份托盘,一只小碗、喷水壶、

  2.操作材料:干沙两盆,小碗、

  3.孩子对干沙有了初步的感知。

  活动过程:

  一、出示沙雕,抛出问题

  1. 教师出示沙雕

  2. 抛出问题:你们想不想试试做沙雕?

  二、尝试塑形,发现问题

  1. 小朋友用干沙尝试操作。

  2. 讨论交流:你成功了吗?为什么?

  3. 小结交流:干沙是松散的,所以无法塑形。

  三、探索湿沙,感知特点

  1. 设疑:干沙没法塑形,怎么办呢?

  2. 幼儿操作将干沙变成湿沙。(提供喷壶)

  3. 探索湿沙,自由塑形。(用手捏一捏,搓一搓,将湿沙做成一件物品)

  4. 交流讨论:这次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5. 小结梳理:干沙和湿沙不一样,湿沙可以塑形的。

  四、再次尝试,体验乐趣

  1. 幼儿观察并介绍材料(模子)

  2. 教师示范制作:将小动物的肚子填的饱饱的,用力按一按,将多余的沙子去掉,快速的倒出来。

  3. 幼儿尝试制作。

  4. 欣赏作品,再次理解沙子可以塑造成各种形状的。

  5. 经验输理:用漏斗装沙、细网撒沙,发现沙的细小;用筛子筛沙,也发现沙的细小及松散;把沙放到水中,发现沙不融于水。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生活中锤子的用处。

  2、了解锤子的结构及锤子的广泛用处。

  3、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敲学习锤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剪刀,小刀,小棍子等一些生活常用工具,核桃及其他干果若干,人手一把锤子和一个里面垫有手纸的小罐子,课堂活动所需音乐,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核桃并提问:

  1、我们平时吃核桃的那个部分?

  2、用什么办法能打开核桃壳呢?{幼儿自由回答}。

  出示已备好的常用工具让个别孩子尝试打开核桃壳。{老师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经过尝试后总结出锤子是最适合用来敲核桃壳的。

  二、幼儿操作,让幼儿学习用锤子敲开核桃壳,并让孩子品尝核桃仁,老师巡回作指导。

  三、了解锤子的结构:

  提问:

  1、你吃的核桃是什么味道的?

  2、你是用什么办法吃到核桃仁的?

  3、你是用锤子的'那个地方敲开核桃壳的?

  引导幼儿认识锤子是由锤头和锤柄组成的,在使用锤子时要手握锤柄,用锤头敲打。

  四、了解铁锤:

  让幼儿来摸摸铁锤的锤头和锤柄,并提问:铁锤可以干什么?

  老师给已准备好的木块用铁锤钉上钉子。强调安全:{铁锤不可以当玩具,用时一定要让大人来帮忙}。

  五、了解锤子的广泛用处:

  1、让幼儿看动画课件,老师讲故事《小铁锤找朋友》,以此让幼儿了解锤子的广泛用处:消防锤,叩诊锤,法锤,逃生锤等。

  2、通过提问让幼儿加深印象。

  六、出示各种干果,让幼儿再次用小锤敲开外壳并品尝,老师强调安全。

  七、让幼儿和老师一起整理教室卫生,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是各种各样的,尝试按某一特征(颜色、形状或大小)进行分类活动。

  2.观察发现一些常见植物(水果、蔬菜、农作物等)的种子,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

  3.产生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黄豆、赤豆、瓜子、芝麻、花生、菜籽等常见种子若干。

  2.苹果、桔子、西瓜、黄瓜、蕃茄、茄子、南瓜、丝瓜、扁豆、水稻等常见的蔬菜、水果、农作物若干。

  3.小刀若干、分类盒人手一个。

  4.实物探头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了解种子是各种各样的。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种子宝宝,你们看看是谁?他们长着什么样?是谁的种子?”

  “你还知道有哪些种子宝宝?”

  “这些种子宝宝长得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

  教师小结:种子宝宝长得都不一样,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黑色的……,它们的形状不一样,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椭圆形的、有的是细细长长的、有的有点像个三角形……,它们的大小也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我们把这些长得都不一样的种子用一句好听的话说叫“各种各样”的种子。

  2.尝试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1)寻找种子与种子之间的某一个相同的地方。

  “这些不一样的种子和种子之间有一样的地方吗?”

  (用实物探头出示赤豆和长豆种子)“这两种种子之间有一样的地方吗?什么是一样的?”(颜色一样)

  (用实物探头出示赤豆和绿豆种子)“这两种种子之间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形状一样)

  (2)幼儿分类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你们会根据这些种子之间的某一个一样的地方(颜色、形状或大小)将它们分类吗?先想好你根据什么来分,然后分进你的分类盒中。(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评价分类活动。

  利用实物探头分别出示2—3种不一样的分类结果,并请小朋友自己来讲一讲“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3.观察发现一些常见植物(水果、蔬菜等)的种子。

  “小朋友,你们知道苹果、桔子有种子吗?黄瓜、蕃茄有种子吗?南瓜、花生有种子吗?它们的种子藏在哪儿?它们的种子又是什么样的?等会儿我们一起去找种子,需要用小刀切开来找的小朋友,用小刀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好,我们一起去找种子吧。”

  “小朋友,都找到了吗?你找到了谁的种子?它藏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

  “一些瓜果、蔬菜的种子都藏在它的果实里,一些花卉的种子都藏在它的花里,等会儿我们再去找一找这些藏在花里的种子,好吗?”

  4.了解种子的用途。

  “农民伯伯为什么要收集这些种子?种子有什么用?(种植、吃、炸油等)

  5.小结,结束活动。

  “种子是各种各样的,它们的外形不一样,用途也不一样,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种子都可以种植,长出新芽来’,下次,我们来做小实验‘种子发芽’,看看种子是怎样生长的,好吗?”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动手试验的兴趣;

  2、通过试验了解伞面大小对速度的影响。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样的降落伞人手一个、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娃娃、大记录表、贴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个大小一样的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两位好朋友,他们俩一个叫欢欢,一个叫乐乐,欢欢和乐乐喜欢从空中跳下来的感觉,可他们觉得落下来的速度太快了,来不及看周围的风景,想请小朋友帮他们出个主意,怎样可以令他们落得慢些?(幼儿讨论……)

  二、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 师:我给他们准备了两个降落伞,这样他们就能从很高的地方慢慢的飘下来了,我们看看这两个降落伞有什么不一样(一大一小),欢欢和乐乐带上两个不一样大的降落伞后,落下来的速度会不会也不一样呢?谁会落得更慢些?(幼儿猜测,讲猜测结果在记录表上表示) 三、实验过程 师:现在我们来让他们进行跳伞比赛,看看你们刚才猜得对不对。

  1、由一个老师到滑梯放,另一位老师带着其余孩子在楼下看结果。提问:是大的降落伞慢还是小的降落伞慢?

  2、玩降落伞,每个幼儿发一个降落伞,自由组合看谁的降落伞飞得高…..

  3、幼儿比赛,找个地方比赛,看谁的降落伞落得慢,并记录结果。

  4、讨论:为什么小的降落伞一下子就降到地面,而大的降落伞是慢慢地飘下来?

  三、小结

  老师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提问,你觉得他怎么会落得慢了?并要求他们详细描述落得慢的样子,引导他们知道这是空气的作用――空气在下面帮了他们的没忙……降落伞在落下来的时候,空气从下面托起他,所以他才可以慢慢落下来。

  活动要点:

  A、制作降落伞注意的地方:伞面的.大小,伞面的材料,物体的大小,重物放置伞的中心点。

  B、比赛 部分:在指定的高处,举起双手撑开降落伞让其往下降,记录降落伞停留空中时间的长短。

  C、讨论部分:讨论是什么原因,影响降落伞降下来的速度。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试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同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同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杯子):这两个杯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建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现在没办法做。鼓励幼儿发现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实验,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个空杯子。先猜猜两杯水是否一样多,谁多谁少,然后再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儿先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个标记后把水倒回去。另一个幼儿幼儿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儿在自己杯子的水位处作标记,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个幼儿将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标记的杯子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儿取的空杯与其中某幼儿的一个杯子一样大小,则可以让另一幼儿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两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儿实验时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将水泼出来。同时要将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们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介绍实验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光用眼睛看,结果不一定正确,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正确的结果。

  中班科学教案:会变的颜色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明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

  今天,老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

  ③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探索操作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

  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

  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调色卡,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6、操作游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领,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伸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陈皆佳)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名称

  中班科学 秋天的菊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菊花的多种颜色和姿态,知道菊花是多种多样的。

  2、使幼儿知道菊花是秋天里美化环境的.花,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护花卉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菊花盆景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画面“美丽的菊花”。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菊花,概

  括出它们的特征。

  提问:你们桌上的是什么花?请你们仔细看看、摸摸、闻闻,说说:菊花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从花、茎、叶观察菊花特征,如花开在茎的顶端,花的形状、颜色,叶子边缘有锯齿等。

  幼儿回答后,师小结。

  2、引导幼儿讨论菊花开放的季节及其与人们的关系。

  提问:“菊花是什么时候开花的?秋天你可以在那里看到菊花?人们为什么要种这么多的菊花?(美化环境,菊花还可做清凉饮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治头痛)”你喜欢菊花吗为什么?你还知道那些花也是在秋天开的?

  3、小结:这些花儿都非常漂亮,人们种许多花,让花把我们生活的地方装扮得更漂亮,更美丽,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

  延伸活动

  让幼儿在操作材料上画菊花。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指南》指出,“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要充分注意每一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与渗透。”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表面的、缺乏概括能力的,因此,为幼儿设计开展的活动应该是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特征的课程体系。学习《指南》后,我在活动设计时努力打破学科界限,突出活动的有效整合。在上学期《花儿朵朵》主题活动开展以后,孩子们不仅认识了花儿的朋友,同时他们也发现了“花有哪些颜色呢?”的问题,颜色的变化使幼儿兴奋、惊奇,孩子们对颜色产生了浓厚的探索欲望,他们对各种各样的颜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尝试着开展一个关于颜色的活动。整个活动是以小动物为线索层层推进,整合了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的内容,活动以孩子的参与和操作探索为主,试图让孩子全面系统地了解色彩。

  活动目标

  1、通过给小动物送礼物的游戏巩固幼儿对各种颜色的认识。

  2、能利用色彩进行各种艺术创作活动。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幼儿能准确说出是什么颜色。

  2、在搞活动时注意幼儿的安全。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头饰、地上画好的圈、各种颜色的水粉色及宣纸、各种颜色的玩具、6种小动物及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1、《颜色大风吹》的游戏引入课题。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颜色大风吹,把小朋友们分成六组,每组戴不同颜色的头饰,我们先请幼儿看看自己的头饰是什么颜色的.,然后老师说:红色头饰的小朋友就站在圈内,其它颜色头饰的小朋友则站在圈外用力吹,老师检查有没有错,再替换不同的颜色。

  2、这个游戏好玩吗?小朋友们表现的那么好,现在请你们帮个忙行吗?行!你们看小猪它们家住的是什么颜色的房子,红颜色的,那它们家放什么颜色的玩具?红颜色的,小猫的家是什么………,瞧!这么多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都混了,那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给分一分,把各种颜色的玩具放在小动物的家里。

  3、小动物们热情地邀请咱们去做客,那咱们带什么礼物叱?噢,有了,老师教你们染色,每位小朋友染一幅漂亮的染画送给小动物们。幼儿进行染色游戏。

  4、利用染好的“小手绢”进行舞蹈表演,《彩色世界真奇妙》

  5、小朋友们戴着自己的礼物到小动物家做客——进行区域游戏。

  科学区进行调色游戏,观察颜色的变化。

  美工区进行涂色各种颜色的水果,各种颜色的碎纸来添色

  语言区,提供有关于红色的图片,想一想,红色的物体并说出它的作用。

  6、延伸活动:进行户外锻炼,各种颜色的队伍进行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