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工作计划四篇

时间:2021-12-31 10:06:03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体育课程工作计划

  • 相关推荐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体育课程工作计划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体育课程工作计划四篇

体育课程工作计划 篇1

  一、工作思路

  继续加强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校本化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全面提高我市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加大对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外活动、大课间、《国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策略的研究,努力促进我市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继续完善“大市联动、校际联合开发”的体育学科教研机制,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开展网络教研,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引导学校体育整体、协调、科学、健康发展,使学校体育教学在行动研究中积极挖掘经验,走向成熟,形成特色。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专项学习与研究

  1.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科学实施体育新课程,全面提高我市体育学科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2.开展校本化实施“体育课外活动、大课间、”专题研讨,把阳光体育实施与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开展进行完整设计和研究;

  3.继续以江苏省立项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建设研究》课题研究为抓手,加强体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性设计研究和学习。

  4.继续加强“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小学体育主题单元教学”、“初中基础运动能力教学”、“高中模块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学习与研究;

  5.以体育课堂有效教学“预社与生成专题研究”为抓手,规范教学行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全面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

  1.继续做好“五个一工程”的推进工作。提倡:“每一位体育教师,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工作五年以内每一位体育教师每一学期开设一节校内公开课;工作五年以上每一位体育教师每一学年开设一节校外研究课;每一位区级以上的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一学年开设一节区以上示范研究课;每一所学校体育教研组每一学年开设一节校级以上精品课(经过教研组共同研究和讨论后形成相对成熟的示范课);”

  2.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青年体育教师专题研究小组建设与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年教师学习沙龙。引导青年体育骨干教师每人参加一个课题研究,每月开展一次学习活动,每年读一本教育理论书,每年上一节研究课,每年写一篇较有价值的教学论文。

  3.组织小学教师观摩江苏省小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组织中学教师观摩**市中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引导教师加深对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与艺术的理解;

  (三)开展专项工作

  1.加强省“十一五”立项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建设研究》课题研究,开展课题研究中期检查与汇报相关研讨;

  2.开展有关“小学运动基础能力教学”和“初中基础运动能力教学”的专题研究,力求突破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形成定期研究制度;

  3.以“高中模块教学、初中基础运动能力教学、小学主题单元教学、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为抓手,准确理解“初中基础运动能力教学”的问题,把“初中基础运动能力教学”与“2+1工作”进行有效地联系;

  4.开展“**市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论文征集、评比工作;发挥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指导性、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的作用,把论文评比的切入口与我市专题研究有机结合。

  5.加强羽毛球教学研究,开展羽毛球教学专项、专题课堂教学研究,力争形成特色和典型经验;

  6.协助体卫艺教处做好全面推进实施《国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研究工作;

  组织开展**市中学体育教学优质课评比。20xx年9-10月完成各辖市区、局属学校分区选拔赛;20xx年11月完成**市大市中学体育教学优质课评比;

  (四)加强资源建设,丰富教研活动

  1.大力推进**市中小学“春晖工程”建设,进一步总结我市优秀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继续开展“精品课”选拔录制工作,努力构建可以共享的**市优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库;

  2.优化网络建设,完善**市体育教研网络平台建设,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加强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3.开展校本教研和网络教研,完善“雨浓驿站――体育教师家园”建设,继续发挥“雨浓驿站”在现有常州学校体育中的影响,促进与教师交流途径的畅通,促使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4.加强区域联动教研机制建设,完善“大市联动、校际联合开发”的校本教研活动,整合各辖市区教研室^专~家和相关教研人员的人力资源,引导本地区整体协调发展。

  三、工作日程安排

  九月份

  1.完善高中、初中、小学青年体育教师专题研究小组学习活动制度化建设;

  2.开展**市中学体育教学优质课评比分区选拔赛;

  3.开展羽毛球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4.开展**市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论文征集工作;

  十月份

  1.对“十一五”立项课题子课题实验学校进行专项指导;

  2.做好省“十一五”立项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建设研究》中期检查与汇报相关研讨工作;

  3.开展**市中学体育教学优质课评比分区选拔赛;

  4.开展羽毛球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市中学体育教学优质课评比;

  2.组织小学教师观摩江苏省小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十二月份

  1.完成**市学校体育论文评比工作;

  2.开展**市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论文;

  3.大课间“校本化开发、主体性设计”专题研讨;

  一月份

  1.实施《国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专题研究;

  2.小学体育主题单元教学专题研究;

  3.学习结束工作;

体育课程工作计划 篇2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各学段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规定的活动或内容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场地设备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的教学文件。它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全面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克服教学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的基本保证。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工作计划(教案)四种。现依据课程标准各领域“水平一”的目标及其规定的活动和内容,对上述四种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方法及低年级教学计划试举例如下,仅供参考。

  一、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它是以年级为单位,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对全年教学内容和考核项目的规划,是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其他教学计划的依据。

  (一)制订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思路

  小学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一”各领域规定的活动和内容,选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些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年中去。然后,再根据学年授课周数、每周授课时数,以及每年级的各项教材及其设定的课时比例,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确定测试体能和动作技能的项目。

  (二)方法和步骤

  1、分析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计划的针对性

  在制订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情况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一般说来,一年级小学生多数来自幼儿园,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如站队、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转等动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动作和活动性游戏等,但对体育的知识概念还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级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作基础即接受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访问幼儿园教师和检测学生的体能情况以及与学生聊天、询问等了解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情况。

  到了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体育课体验,对课的活动过程、学习与练习方式等逐步了解和熟悉,初步建立起课堂常规意识和习惯,体能、心理适应能力及同伴关系、群体观念等都有明显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等。

  这些情况都是制订学年教学计划的有效资源和依据。因此,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入手,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将本学段教材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年级中去,对于提高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实际意义。

  一学期除节假日外,一般按18周计算;国家教学计划规定每周上4节体育课,全年实际上课总时数为:

  18(周)×2(学期)×4(每周课时)=144(课时)

  144×2(每课时按上两项教材计算)=288(课次)(1)(2)(3)

体育课程工作计划 篇3

  一、工作思路

  继续加强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校本化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全面提高我市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加大对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外活动、大课间、《国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策略的研究,努力促进我市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继续完善“大市联动、校际联合开发”的体育学科教研机制,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开展网络教研,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引导学校体育整体、协调、科学、健康发展,使学校体育教学在行动研究中积极挖掘经验,走向成熟,形成特色。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专项学习与研究

  1.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科学实施体育新课程,全面提高我市体育学科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2.开展校本化实施“体育课外活动、大课间、”专题研讨,把阳光体育实施与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开展进行完整设计和研究;

  3.继续以江苏省立项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建设研究》课题研究为抓手,加强体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性设计研究和学习。

  4.继续加强“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小学体育主题单元教学”、“初中基础运动能力教学”、“高中模块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学习与研究;

  5.以体育课堂有效教学“预社与生成专题研究”为抓手,规范教学行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全面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

  1.继续做好“五个一工程”的推进工作。提倡:“每一位体育教师,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工作五年以内每一位体育教师每一学期开设一节校内公开课;工作五年以上每一位体育教师每一学年开设一节校外研究课;每一位区级以上的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一学年开设一节区以上示范研究课;每一所学校体育教研组每一学年开设一节校级以上精品课(经过教研组共同研究和讨论后形成相对成熟的示范课);”

  2.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青年体育教师专题研究小组建设与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年教师学习沙龙。引导青年体育骨干教师每人参加一个课题研究,每月开展一次学习活动,每年读一本教育理论书,每年上一节研究课,每年写一篇较有价值的教学论文。

  3.组织小学教师观摩江苏省小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组织中学教师观摩常州市中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引导教师加深对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与艺术的理解;

  (三)开展专项工作

  1.加强省“十一五”立项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建设研究》课题研究,开展课题研究中期检查与汇报相关研讨;

  2.开展有关“小学运动基础能力教学”和“初中基础运动能力教学”的专题研究,力求突破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形成定期研究制度;

  3.以“高中模块教学、初中基础运动能力教学、小学主题单元教学、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为抓手,准确理解“初中基础运动能力教学”的问题,把“初中基础运动能力教学”与“2+1工作”进行有效地联系;

  4.开展“常州市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论文征集、评比工作;发挥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指导性、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的作用,把论文评比的`切入口与我市专题研究有机结合。

  5.加强羽毛球教学研究,开展羽毛球教学专项、专题课堂教学研究,力争形成特色和典型经验;

  6.协助体卫艺教处做好全面推进实施《国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研究工作;

  组织开展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学优质课评比。20xx年9-10月完成各辖市区、局属学校分区选拔赛;20xx年11月完成常州市大市中学体育教学优质课评比;

  (四)加强资源建设,丰富教研活动

  1.大力推进常州市中小学“春晖工程”建设,进一步总结我市优秀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继续开展“精品课”选拔录制工作,努力构建可以共享的常州市优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库;

  2.优化网络建设,完善常州市体育教研网络平台建设,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加强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3.开展校本教研和网络教研,完善“雨浓驿站――体育教师家园”建设,继续发挥“雨浓驿站”在现有常州学校体育中的影响,促进与教师交流途径的畅通,促使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4.加强区域联动教研机制建设,完善“大市联动、校际联合开发”的校本教研活动,整合各辖市区教研室专家和相关教研人员的人力资源,引导本地区整体协调发展。

  三、工作日程安排

  九月份

  1.完善高中、初中、小学青年体育教师专题研究小组学习活动制度化建设;

  2.开展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学优质课评比分区选拔赛;

  3.开展羽毛球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4.开展常州市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论文征集工作;

  十月份

  1.对“十一五”立项课题子课题实验学校进行专项指导;

  2.做好省“十一五”立项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建设研究》中期检查与汇报相关研讨工作;

  3.开展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学优质课评比分区选拔赛;

  4.开展羽毛球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学优质课评比;

  2.组织小学教师观摩江苏省小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十二月份

  1.完成常州市学校体育论文评比工作;

  2.开展常州市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论文;

  3.大课间“校本化开发、主体性设计”专题研讨;

  一月份

  1.实施《国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专题研究;

  2.小学体育主题单元教学专题研究;

  3.学习结束工作;

体育课程工作计划 篇4

  根据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工作规范要求,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学习多种花样跳绳方法,增进兴趣,增强体质,全面发展素质,增强各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特制定以下策略研究工作计划:

  一、切实抓好基础训练,加强耐力的提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基础打牢,才能完成花样跳绳的技术。

  二、详细分周明确学习目标:(1—3)周:单人花样与双人花样的练习,(3—6)周:三人花样与个人双摇花样,(6—9)周:四人长绳花样跳,(9—12)周:交互绳花样跳,(12—15)周:四长交互绳的花样,(15—18)周:绳网的花样跳,(18—21)周:8人花样跳绳套路。

  三、在每节课的练习中,分步进行教学练习,先讲解后示范,分自由练和同伴练,教师及时纠正动作,发现跳的好的同学要做展示,分享经验和进行传帮带,每节课都要进行花样考核,要求达到良好标准,不达到标准的要进行补课练习。

  四、运用表扬鼓励,奖励的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参与兴趣,做好跳绳擂台赛的准备,制定合理的目标为学生创造挑战自己的潜力,引导学生进行花样创新和套路的尝试,给学生创造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机会!

  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光是说理论都是很简单的事情,而真的要落到实处实施却是很难,那就要学校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教师十二分的努力、坚持;只要上下同心,我们也能其利断金。所以我们在计划的同时也要夯实基础到位,保障实施:

  1、学校领导到位。

  为了进一步落实体艺“2+1”,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体质,学校大力致身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以体育、音乐、教师为成员的学校花样艺术跳绳课程的开发小组,并拨出专用资金,购置了不同种类的跳绳、摇绳,保证了课堂教学等活动顺利进行。学校还不时的跟体育组沟通与交流,并通过大量的网络资源共同探讨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在我们体育组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2、师生认识、宣传到位。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把不同教学内容安排到大课间中,每个班级每个星期都保证两次的学习和巩固的时间,不仅教师做好示范,而且组织了一直有四到六年级组成的花样跳绳队进行教学然后分配到各个年级中去指导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练中学、学中叫,发挥了小老师的作用,真正的做到“人人会跳绳,跳好花样绳”的教学目标。

  3、构建框架到位。

  花样跳绳的构建框架是以学校为基础,以花样跳绳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积极参与其中,结合音乐、美术等学科,以培养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探究创新,具有初步爱国主义精神的学生为目标,详细制定了课程开发的总目标和三个水平的分目标,编写活动型综合课程进行课堂实施研究。

  4、学生人人参与到位。

  每天安排跳绳活动、每周安排展示比赛,所以学生每一个人都会充分开动脑筋,积极和老师交流,统一思想,教师虚心学习研究,如此学生都热情高涨,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特长,提高了健康水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体育骨于的培训到位,协助到位。

  各年级各班甚至各人选择的项目样式几乎都有不同,只靠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组织有困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强调体育骨干加以配合,我们平时经常召集体育骨干开会、讨论,并参与活动,加大了指导、组织与管理的力度,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质量。

  6、评价、激励到位。

  学生的新思想、新花样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教师要谦虚学习,接纳。每周一要及时公布上周活动较好的班级、较好的个人,并张贴上墙;每月对总体考核好的班级、个人要分发奖状,而这一切全部纳入班主任老师的量化考核;对学生的考核要分层次,先是自我评,然后学生评、分组评,最后班主任、体育老师综合评。

【体育课程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美术课程工作计划02-25

体育工作计划11-09

体育工作计划11-04

体育的工作计划12-10

体育工作计划09-09

高校体育工作计划06-10

小学体育工作计划11-15

体育周工作计划11-08

体育员工工作计划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