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时间:2022-04-17 10:30:06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

  1587年万历十五年,这是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正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背后,导致一个不平凡帝国的灭亡,仿佛是一般的人,对周遭无感,对未来也茫然;嗅觉灵敏的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又谈不上哪里不对。实际上已经可以预见到冰山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冰山。按照经济学的逻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无论哪个角度、方方面面的停滞,都可以一叶知秋。犹如南美蝴蝶的翅膀微微煽动,就可以在非洲大陆引起一场风暴。

  1587年万历十五年,无论是文人高官张居正、申时行;还是武将戚继光和官员海瑞;或者是思想家李贽;甚至是万历皇帝本人;都无一幸免成为历史的悲剧,无一幸免的悲凉而终,好像飘落的秋叶肃静,然后消失于茫茫的历史长河。

  先说说单个个体,海瑞,我们的印象和教育形象里,他是一个清官,典型代表形象是《海瑞罢官》。十几年前去了淳安县的千岛湖,特意去瞻仰了一下海瑞当时的府邸,当时感觉连风都是清凉的。然而,历史给出的评价竟然是—古怪的模范官僚。可见一个人,置身于什么样的环境和历史背景,是如此不同的解释。而当局和后人给予的评价也是各有千秋,褒贬不一。

  戚继光—勇猛将领。南肃倭寇、北驱鞑靼,留下赫赫战绩。迷信与科学相结合,改良军事设备和钻研战术,然而也会送礼献宝、养妾生儿养老、最终被文官拖累而不得善终。全书中,作者对于戚继光的描绘是唯一花了重彩的,不但描绘了戚家军的筛选原则,训练要素,以及作战技巧,还从观察气象、记录天气季节变化等等,以及兵器的研究和应用实操…。不可否认,戚继光不管是在那时还是当代,都属聪明上进、睿智勇猛的将领。

  首辅张居正,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改革家。人前维护的过于完美的形象,有才华和道德准则,然而,玩弄权术、贪污受贿、沉迷美色,这种人前人后的鲜明对比,导致了生前的繁华和死后的崩塌,让人内心十分复杂。

  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

  首辅申时行,虽然中庸、协调众官,深得万历皇帝的信任,是因为前任首辅张居正太跋扈,弄的“官不聊生”而申时行审时度势,才得以安生,但也落得个遭弹劾和辞官归田的结局。

  思想家–李贽,思想特立独行,然而所属的生活时代政治凝固,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派纷争,李贽的自相冲突实质上就是理学和心学的矛盾。这样的一个矛盾体,导致了最后的在监狱里自杀结局。

  最后一个是我们的万历皇帝。从小接受严格儒家教育,熟读经史,敬重天道,孝仿祖法。后来发现了对自己严格说教,自己十分敬重的首辅张居正的虚伪面,发现了人性的伪劣,以及对整个道德体系无能为力的局面,开始了他的消极怠工,从而导致了整个决策机构的缺失和散漫。万历皇帝可以说是代表一个体系的文化和价值观。虽然他有变革的激情和情怀,但是在如此的体系下,他也只能用悲观和无为来做无谓的抵抗。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万历十五年》

  单个个体的悲剧,汇集成立历史时代的悲剧。以道德为纲绳,引导一个执政党去实施政法,最高旨意是礼法,任何人逾越不过。就不得不一步步走向灭亡了。

  这本书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描绘,逻辑和蕴涵的寓意却不似语言那么简单,它不是精美的点心蛋糕,它是相当于咀嚼荞麦面包,原汁原味无添加,个中滋味得自己体会。诚然,道德是基础和根源但不是万能,更不是法律。一切问题首先需从法律的层面去考虑,再延伸到道德层面。所以,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的又无法固定量化的原则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和实用性,则其发展程度必定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救技术之不及。

  延伸思考:大家都一致认为的潮汕人是东方犹太人,有着积极勤劳的本质,好客豪爽讲信用。但是,有一句话叫做“出生入死”,被偏解成了出门才会生,而回籍则会死。也就是得背井离乡在外打拼,也的确见识过老一辈的前辈们都是精英,兢兢业业,成就一番事业,在家乡的却是安逸悠闲喝着功夫茶过着美滋滋的小日子。了解潮汕的人一定会知道,这是一个讲究人情礼节的群体,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和风俗习惯,来作为生活以及处事的纲本,而在外的潮汕人,融入的是一个以法律为依据的环境,先有法律再讲人情,而不是用人情来道德绑架法律标准。所以,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离开家乡出外的人会比较成功的道理。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2

  初读《万历十五年》,幸而,这显然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历史书,作者运用了平和的记叙手法,这点倒是让我想起了曾十分爱看的《易中天》品三国,当然这本书更严肃一点,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我们置身于明朝之殿,以及其错综复杂的利益争斗,人情善恶,和让万历及读者都有些倍感无奈地政治体制,文官体制。

  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但就像风暴前的平静,又如同作者黄先生所说:“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万历皇帝10岁登基,在位长达48年,又有张居正这样的能臣亦或是奸雄,这不禁让我想起清朝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康熙皇帝。同样是幼年登基,在位时间冠绝该朝,同样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却为何命运迥异,一个被认为是明朝衰败的根基所在,一个却开创了康雍乾盛世。首先,不得不提对万历有着深远影响的大学士张居正。

  在万历年幼时,张居正在危难之际保全了皇室的安全,并进而成为首辅大臣,对于万历的种种事物牢记于心,他是一个有野心的政治家,是他首先意识到明高祖所建立的统治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越发显得不合时宜,他力推改革,成就了万历即位以后第一个欣欣向荣的十年。但我认为,也正是他毁掉了万历,张居正权倾朝野,组建利益集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颇有鳌拜功高盖主的味道,为积弊已久的朝堂埋下了隐患的种子。而万历皇帝呢?对于张居正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怀有对前辈的尊敬,还是对他庞大的政治力量有所依赖,有所依仗,还是对于这位朝中具有无可比拟地位的大臣,心生恨意? 张居正去世半年后,因为各种言论,弹劾对张居正的冲击,让这位亲政不久的皇帝感到对他的信任简直就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张居正和冯宝,万历年少时最为亲近的两人,后来都不得善终,这对万历的心理上觉得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和难以磨灭的创伤。

  另一个让万历变得不死朝政的原因就是让他倍感无奈的政治体制——文官体制。身为九五之尊,也只能是一个“活着的祖宗”。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不仅是正统思想,更是统治思想,本来这是帝王用来喝令权臣,统治天下的思想利器,个人认为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便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飞亦或是《水浒》里的悲情英雄宋江,都未能摆脱这一思想,但时至万历,已经变成了万历想励精图治的巨大障碍,没有统治,只有约束。万历无能为力,只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朝政,对待群臣所谓的道德压力,于是开始了不理朝政,不思进取的万历年代。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但以秦国商鞅变法为先,统一全国,依法治国的效力可见一斑,但秦国又迅速地覆灭,秦王的横征暴敛,滥用劳力,民不聊生,固然是一方面,但哪个朝代的后半期又不是这样?我认为当时的人文思想没有统一,没有被君君臣臣的思想所束缚住,也是原因之一。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人文思想,更是一种统治文化,一种将天下士子的思想能集中统一的利器,是一种帝王之术。古代科举制度的论题一般也以孔孟之道,四书五经之类为题,而一般不以时事政治,怎样具体的治理国家为题,因而这种道德至上的风气一直伴随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重德轻法的弊端便是许多行政,经济,管理问题变得政治化,道德化,上纲上线,难以以统一的数字化标准来衡量好坏,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作者也在书中评注道:“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万历虽也曾有雄心壮志,但终究还是一个悲情皇帝,思想道德上的束缚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虽在位长达48年,但长期不理朝政的他还是留下的骂名与非议。 当我们徘徊于王朝的兴盛与没落之间,我们是否能够回归历史,正视历史。本书留给我们的最大思考,便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显然万历的悲剧说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律荒谬之极,但反观当今社会,我们拥有了比那时健全的多的法律制度,名目繁多的法律多到直接催生了律师这一职业,但显然道德的缺失又成为了一大问题,道德问题无法通过规章条例来硬性规定,如同小悦悦事件的冷漠路人,他们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但如果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也是一种悲哀?是否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精神?那怎样才能找回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这又是一个当今社会继续思考的问题。

  当我们行走与历史与现实之间,我们是否能以史为鉴,哀之鉴之。万历的悲剧我们不会重演,但我们应积极思考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的问题,避免成为下一个悲剧。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3

  《万历十五年》是由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自1979年首次在美国出版后广受好评。近日,通过拜读此书,深受启发。

  黄仁宇先生选取了1587年前后发生的几件小事,简单扼要的提出了“大历史观”。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提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年间,大明王朝歌舞升平,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然而,一切却显得十分无序,各种潜规则盛行。张居正的改革被完全废止,本人在死后也遭受株连,整个文官集团出于自身考虑完全不顾国家、人民,绑架整个社会意志谋取集团利益,连戚继光这样的武将也为了自保而不得不接受潜规则。可以说,大明帝国精英群体身处在这种固若金汤的`传统和潜规则之中,或如履薄冰,或飞蛾扑火,或大声疾呼,但无一幸免,全都败下阵来。其实,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何尝不是这样!清朝末期的中兴之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们,虽聪慧过人,纵横捭阖,却也逃脱不了一样的失败命运。

  历史也向今天的我们发出了一样的拷问:如何破除根深蒂固的潜规则?如何让身处其中的人不疲于应付?如何保证社会的良性发展?我的思考是,加强制度化建设,减少人为干预,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其实质就是保证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科学完善的制度,不仅能够破除各种潜规则,让政府的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同时,也可以让政府在落实政策时,更有底气和自信。读后感·我认为,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一旦形成思维的习惯化,这种公平和透明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进而推动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但是另外一方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书中张居正的改革就是最鲜明的例子。无论是改革,亦或是制度的制定和落实,都必须蹄疾步稳。在此过程中,遭受反复,遭到攻击,遭遇诘难,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只要坚定信心,一定可以走出《万历十五年》中的怪圈,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可以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从简单的、看似毫不相干历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个明朝社会所遭遇的空前危机,引起人的深思。所以,必须要感谢黄仁宇先生的深刻洞察力和优秀的人文素养,为我们今天如何全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历史是一条时间的大河,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铜镜,我们如何来建设我们的国家,确立制度的思想、树立规则观念,摆脱人为干扰是我们社会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制度理念贯穿于心中将带我们远行。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4

  《万历十五年》讲述了明代从繁荣帝国走向崩坏的过程,是对“明”这个朝代败因的总结。在这一年里,无数骇人听闻、在当时却十分寻常的事件,诉说着这一朝代的破败不堪。然而在这破败不堪的年代里,我看到了仍有人为了自己的信仰、对于国家的信仰奋斗着,让人不能不为之感动。

  明代走到了万历十五年,法制体系崩毁,社会秩序靠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德维持。加上极低的`官俸,缺乏组织、管理的税收与生产,腐败成了生存必须,人的欲望便开始将社会往邪恶的方向引领。无法用法律管束的欲望毫无限度地膨胀,百姓生活无人问津,各集团只顾得一己私利,“阴”与“阳”的距离越拉越大。与此同时,皇帝也受不了对自己那异乎寻常的管束,开始消极怠工。国运,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滑。但是有识之士仍然存在。张居正作为一朝元老,提拔人才,整顿朝廷,试图扭转国运。书中的张居正作风强硬,英明果断。尽管对张居正的生活、作风书中略有贬意,但毕竟可以看出,张居正并不是按自己私欲行事。但他死后,因其过于强干的作风而被对手们毫不留情地抨击,家财尽没,儿女尽削职为民。以这位太师的眼光,未必料不到身后之事。因此我认为,比起一己私利,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对张居正而言更有意义,也是他不变的初心。

  相同际遇的人不可计数:戚继光横扫倭寇,修缮边防,却只能一人终老;李贽生前声名远扬,多有著述,却落得个狱中自杀的下场。他们都没能得到善终,都遭到了命运不公正的对待,但只要一有机会,做过事的他们仍想再做一次。海瑞也是如此-------一意孤行、钻牛角尖儿,让部下连家人都养不活的他,不算是一个高水平的领导,但揣一颗奉公廉洁之心,全然不为生活的困难、现实的残酷而折腰。两次当官,他的态度一点没变,仍为天下苍生,为自己的信仰战斗。

  万历十五年,表面是一个普通年代,而我认为它已经是一个乱世了。道德在那个年代已经紊乱,养活自己是正义,对他人尽忠尽孝是正义,对国家尽心也是正义,而这些正义之间又有种种纠葛与矛盾,让人是非难辨,于是出现了一批只相信自己的人。在那个欲望横流、毫无法治的世界上,他们选择追逐内心的信仰,在这个思想的乱世里,为这个国家、为心里的正义献出最后一份力量。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5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融入作者黄仁宇先生对历史研究的经验和个人经历,以“大历史观”分析了明代万历年间对后期帝制发展的“结症”原因,对后世以史为鉴,知历史兴替产生了重要影响。

  书中讲述了几位在万历年间举足轻重的主要人物事迹: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权倾一时的首辅张居正、有着中庸之道的大学士申时行、历史官僚楷模海瑞、抗倭名将戚继光、思想知识分子李贽,作为上层统治阶级的他们,无一不在为身陷泥泞的帝国而挣扎着,可最终却深陷困境,因而可以从这些细微小事发现明朝那个时代产生“病历”的历史“结症”。

  在《万历十五年》中的众多人物当中,万历皇帝作为明代帝国的一个中心人物,许多事件的发生或多或少与之相关,首辅张居正和大学士申时行,他们作为整个统治阶级的政治辅助者,与皇帝有着直接关联,而张居正这一核心的衰落,一定程度上对万历皇帝之后的统治态度产生影响,也是万历年间“病历”结症的原因之一,而从海瑞心中极端的道德主义关,我们又能够从其中窥见一些在基层政治和财政方面的细小根源,戚继光的相关事情又可看出明代在军事管理方面的问题,最后的思想家李贽则反映了儒家思想在困境中的表现。他们六个人反映了处于统治集团不同位置上所能行使的权利和能够对社会所做的事情,而其中实施治理方案产生的阻力则可以归结为万历年间“病历”结症的主要根源,即制度上,思想上等的内在阻力。在整个文官集团中,除了申时行,遵循中庸调和的儒家之道,按照文官意志实施治理政策,其他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更改了制度,试图改变当时的治理状态。他们作为统治阶级的上层官员,内心都存在着一定的政治抱负,也曾试图改变当时的症状,然而历史的根源——腐朽的制度以及对思想的禁锢,并不允许他们有所动摇。当然,巩固这一切的是那些有着相关利益官员组成的文官集团,他们担心和不满的是治理改革所带了的利益受损。因而,整个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人为了自身抱负和利益的实现,与其他相关联的人员或多或少的有着牵扯,无论是有着巨大权利的首辅张居正,还是坚守中庸之道的大学士张居正,亦或是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他们都试图在与文官集团的相互牵制中脱离帝国陷入的泥泞,虽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都难以脱离整个时代的牵制,以至于上至统治阶级,官吏人员,下至黎民百姓都成为腐朽制度的牺牲品,纵使能有着力缆狂澜的清廉官员,也难以扭转整个封建时代的发展年轮。

  《万历十五年》展现的是万历年间发生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却是产生“结症”的显耀表现,但由于事小,不能够被当时人所重视,或是难以正真去解决。这一切的发生,所不得不分析万历年间的时代背景: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小农文化,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这一切的落后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上层统治者所要改变的治理政策亦不能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显然可见这一改革背后有着重重阻力。

  最主要的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并没有真正按照法律来实现社会规范,其主要依靠的是道德和礼仪上的思想约束,即受封建礼制的束缚,因而那些有着对礼教强烈追求的人受到极力追捧,而由此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各个有着相互联系的文官形成的统治集团内部没有制定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法律体系,进而统治集团内部各自站队分化,各持反映不同利益的政策。

  书中封建王朝“结症”的根源离不开思想的禁锢。此时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影响历代王朝的儒家思想,其甚至对今后社会的思想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书中讲述的思想家李贽正是发现了当时社会儒家思想逐渐教条化,(亦或说逐渐僵化),想要进行儒家思想的改革,他提及的个人思想的解放正是对当时思想禁锢人的一种强烈批判,虽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但终究如同那海边的泥沙随流而逝。

  总而言之,思想上的禁锢以及制度上的腐朽阻碍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道路,这也导致了整个社会以道德取代法律的治理策略,进而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也处于一个低下的状态,以至于整个社会并没有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是逐渐走向衰落。

  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6

  看完了《大明王朝1566》,才来翻阅此书。也对明史略有一些兴趣,之前也有对本书的耳闻,更多是与明亡有关的细节,似乎很多观点认为在1587年发生的种种细节,预示着这个朝代即将结束的危象,断断续续的浅读,大而深刻的理解谈不上,一阅一思,这期间也看完了纸质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提到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两个概念可以放在这本书来讨论一下,对应来说,若是拿时代意见来否定历史意见,也是有失偏颇,历史的细节总能代表着历史深处的忧虑,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习着前人总结的`经验,当然也会出现相似的问题,这是一个轮回更替的过程。

  灭亡更替的爆发点,也许从立国之初就埋下弊端的种子,积重难返,命将休矣。以如今眼光来评也是制度问题,不同皇帝执政,面临处理的问题不同,怎样采取措施?如何改革?如何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究其根本还是封建制度皇权独大难以保证最优政策。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7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采用了一种叙述历史的新方式。我们接触的历史作品,严肃的居多,学术研究的居多,很多历史书藉阅读时需要有一定的历史功底,大部分读起来有枯躁的感觉。而黄仁宇的这本书,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读起来有如在读一本小说。他的文字虽然通俗,文笔也不失生动,却在深入浅出中演绎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

  从书中我们看到,张居正搞经济体制改革,在道德立国的环境下,试图改变文官系统,以效率代替道德伦理对官员进行绩效管理,却得罪了全体官员,招致死后两年被抄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诚意感化官员们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却因为立太子一事被迫辞职。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却仅凭一人之理想,干预境内的农田所有权,同时损害了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被迫辞职。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采用现代军事理念管理军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张居正倒了,戚继光也跟着被革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万历皇帝,实际上也失败了,虽然贵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宫到各地视察,不能将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甚至不能决定死后和自己喜欢的嫔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整个明代社会在发展,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却保持原样,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视为异端。所以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努力想作出改变,但在整个一成不变的体制面前却只能碰壁,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以史鉴今,通过读《万历十五年》,我们了解到,法治与德治在中国自古就是一对矛盾,当今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时时去拨开安定的表象,看清这个时代的脉络和架构。这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用望远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8

  自汉代儒家思想上升成为意识形态之后,庞大的帝国所赖以维持秩序的是孔孟之道。但孔夫子的道德是抽象的准则,真正在人与人之间起实际润滑作用的是”礼”,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礼”保证了整个社会的运行秩序。 “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的行为作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也没有可资遵守的成文条例。”

  经过宋代程朱理学的发展,儒学到了明代已经越发保守僵化。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渗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无形地统治着这个社会。万历年间所面临的问题在于:作为封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绝对权力无形中被各种各样繁琐的礼制规定抵消了,一方面,要实行有效的统治,就必须以儒家礼 教作为法理基础,另一方面,对儒家礼教的任何背离、突破和改变,势必遭遇到强大的抵制,其中大部分抵制是潜在的、无形的,如废长立幼、修建皇陵等问题。

  万历皇帝曾力图励精图治,希望通过努力实践”礼”来增强文官集团乃至全体人民对经典道德的信心,但当他经过张居正以及选太子的风波之后,他彻底看穿了所有人的“阴阳”两面。这时他自己首先对这套道德体制丧失了信心。他对管理国家事务的消极抵抗是是针对这一整套道德体系。

  此时,道德和”礼”已经发展到相当畸形的地步。表面上官方倡导的道德原则与人们的实际行为已经严重脱节,“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究其原因就在于:在儒家的观念里,根本没有私德和公德之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把个人品德作为治理国家的前提,治国如治家。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因此,儒家的以德治国是典型的人治。儒家要求一个人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人格,然后才能从事治理国家的工作,即所谓“内圣外王”。其荒谬性并不在于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性,而在于其不承认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完全是不同性质的领域。把二者等同起来,即把政治道德化,这就使国家有权干涉私人生活,个人 自由因此荡然无存。我国解放后的诸多悲剧,恐怕也与此不无关系。

  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法律判决,而是道德判决的力量。或者说,道德判决具有比法律更高一等的效力。因此政治斗争往往在形式上转化为道德之争。由于道德的衡量标准又是一套固定的礼仪,于是道德之争又从礼仪之争开始。“本朝的制度,应当说是不能听任这种党争发展的.。我们的司法制度极为简单,缺 乏判决争端的根据。即使是技术上的问题送交御前请求决定,也要翻译成为道德问题,以至善或极恶的名义作出断语。”“大小臣僚期望他以自己的德行而不是权力对国家作出贡献。但是德行意味着什么呢?……所谓德行大部分体现于各种礼仪之中。”

  由于对人的一切评价最终被归结到道德问题,人们就不得不生活在虚伪的面具下,所有人都隐瞒私欲,表现出一副道德高尚的面目,然而私欲并非所能压制了的,相反它作为”阴”的一面更加膨胀。从而加深了每个人“阴阳”两面的分化。表面一套,实际一套,所有人都显示出犬儒主义的姿态,追求道德是人人挂在嘴上的口号,私下里大家都彼此心照不宣。偶尔出上一个清官——老百姓让他名垂千古。大家都怀着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仰望海瑞,然而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 就是中国从古至今政界的现状,也是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仁义道德是件漂亮的衣服,穿上它,然后好做苟且之事。

  我还是觉得,儒家的道德力量在人们信仰它的时候是非常强大的,毕竟从古至今,杀身成仁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当文官集团的所有人以及下层民众再也不再相信道德时,政权的统治就岌岌可危。随着形势恶化,人们不再对道德和”礼”抱有丝毫信心,连接在上层文官集团和下层成千上万的农民之间的锁链变得松 动不堪。战乱四起,王朝更迭的序幕开始了。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到底要到什么时候,苦难的中华民族才能摆脱这巨大的惯性,真正腾飞起来呢?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9

  之前觉得张居正、申时行的差异在于与文官集团打交道的方式,现在觉得不太准确,应该是在皇帝这一政治个体与文官集团的政治团体之间的处事方式不同。

  通过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帝国的平稳运行不仅在于文官之间的平衡、和谐,还要关照皇帝与制度(即文官集团)之间的关系。正德皇帝跳脱的个性不允许他仅仅作为一个权力的象征配合制度运行,大学士在政治上的无能导致皇帝和文官集团的对抗状态,以致政体的瘫痪。

  而万历皇帝有着和正德相似的`个性,他有大展身手复兴帝国的愿望,而同时,这与文官们的期望往往相互背离。作为文官之首、皇帝的顾问,大学士的处事手段就显得极为重要。

  张居正对皇帝和文官同时使用霹雳手段,以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强行驱策两方力量,结果是死后两方共同进行的反抗。而申时行则是另一个极端,同样是不偏袒,他想在两边都做好人,让两方都觉得和自己是一伙的,这样在解决问题时自己在双方都有一定的说服力、影响力。

  然而对于一般的问题,他可以“处心积虑不动声色在幕后解决问题”,而且从黄河治理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申时行处事心细如发以及这一方式在效率和人事稳定上的优越性。但是,一旦面临立储这样关乎文官生存、皇帝基本权利的大事上,在两方都想做好人的结果就是都做不成好人。作者:张静怡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

  前两周在书店历史读物的架子上翻到了《万历十五年》,忘了从什么时候知道的这本书,反正是在脑子里很熟悉的名字。大概因为前段时间刚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对明朝历史的兴趣还比较高涨,趁着自己脑子里依稀对这段历史还有一些印象,便想着赶快读读看。

  认真打开这本书之前,我看了一些读后感,除了大部分传统的读后感(类似于书的总结和介绍),还看到一篇完全不介绍大家读《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帖子,作者大概是从头到尾都批判了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更是以陈梧桐教授的评语做结尾:“(万历十五年)作为学术著作尚不够格,作为大众读物传播的是错误的明史知识,实在不值得肯定和热捧。”

  或许从明史研究者的专业角度来看,这本书存在很多不可取的地方,甚至是错误;也许,这是研究者之间对于同一问题或历史事件的不同理解和看法。总之,就如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可以抒发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这本书不至于一无是处。

  打开书本读完万历皇帝这章后,从学者的角度,文中论述到历史史实的部分,有出处、有根据,所有故事情节与《明朝那些事儿》里我所读到的几乎一样,只不过是作者表达的方式不同,一个用写小说的方式,一个用文学创作的方式。

  万历自小登基,从小接受极为严苛的教育、训练,学四书五经、书法、历史,没有兴趣一说,全是必学,而且一种学的`好了,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研习另一种。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要时刻做好预习、复习,因为有如师如父的张首辅时刻监督着。

  婚姻也是为了完任务,没有爱情一说,皇后的选择权几乎不在自己手中,自己的宠妃也不能由着性子封赏,就连立谁为接班人也面对着重重掣肘。

  皇帝,代表着无上的权利,可也处处充满着高处不胜寒的凄凉,没有人可以相信,哪怕是从小培养自己的如父一般的张首辅、生生母亲、枕边人、甚至是亲生的儿子。有权利的地方,便有战争。这是更古不变的道理。

  黄先生说: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

  这话对,也不对。

  天子,也不过是社会可以正常运行的其中一环,他有决策权、一票否决权,可诺大的朝廷,每一个官员都对他的决定提出附和、建议或反对,势力之大有时是不受皇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他是制度的产物。可是,他也不仅仅是制度的产物,还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是历史背景下的必然,和历史发展的产物。

  黄先生还说:皇后,只是一种制度的附件。

  这话未免过于冰冷了。纵使与平常女人不同,也确实具有制度所带来的悲凉属性,但是这话也显得片面了。皇后,是夫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后宫的管理者,是皇子的母亲,是父母的女儿,就算外面包裹着再大的冰冷物件,也改变不了温暖的内核。她是制度的产物,但不仅仅是制度的附件。

  有些事情本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没有特别的解读,就算有,也决不仅仅是一个因素就可以解释的了的。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1

  一●相关书讯:

  在现代,很少有人这样观察歷史;在文坛,更少有人这样写作歷史。

  作者黄仁宇穷尽叁十年心血,出入典籍,宏观细究,以超然独到的眼光,俯瞰古老的中国,以四海平靖、几乎无事可记,却对未来中国发展举足轻重的万历十五年为中心,将中国的纠结、迷惘与困惑,纤毫毕现的开展在读者眼前。

  《万历十五年》英文版在1979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被美国许多大学採用为教科书,另有法文、德文、日文等版本。在台发行迄今已多达二十余版,是黄仁宇着作中最畅销的一本。

  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戡乱期间的国军,后赴美求学,为密西根大学歷史博士和歷史学家、中国歷史明史专家,大歷史观的宣导者之名而为世人所知。着有《万历十五年》等畅销书。

  二●内容摘录:

  理想与装饰究竟不同于虚伪,一个人仍能以此作为起点去推行他的诚意。(p.63)

  他的挣扎,他的自我责备,以及他对臣僚所作的爱民的训示,都可以安慰困窘中的人心,有如一服清凉剂。(p.132)

  生命不过是一种想像,这种想像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这里的地下玄宫,加上潮湿霉烂的丝织品和胶结的油灯所给人的感觉,却是无法衝破的凝固和窒息。(p.139)

  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p.218)

  叁●我的观点:

  在大自然中,公狮对幼狮有着望子成王的期待;在皇宫裡,皇帝对太子也有着望子成龙的寄望。但我们都知道:不是每隻幼狮长大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万兽之王,也不是每位太子即位都能成为众所爱戴的人中之龙。这其中参杂了一些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左右着他们的表现。

  就万历皇帝而言,因为他的一生被太多的人、事、时、地、物所牵绊、纠葛,所以难以独断的批判他是个昏君与否。不过,歷史中的他的确不是位尧舜之君。我想,左右万历皇帝一生成败最大的因素是年龄,以现代观点来看,肯定会觉得让一个未满十岁的孩子当统治者是荒谬至极的事。但宏观中国歷代,幼主即位却是司空见惯,因为他们多半有着「辅佐」他们的大臣或外戚,甚至是宦官,然而,「辅佐」往往成为「干政」的名义。歷史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到了明代则有张居正和冯保架空了幼年的'万历皇帝,使他变得依赖、优柔寡断;张居正死后,发现当年敬重的老师虚伪又富有野心时,万历皇帝又变得难以相信人。最终,因立储问题而消沉、一无所成。这一切都是因为年龄衍生的更多失败因素。反观现代,不同选举年龄皆有所标準,就是为了避免造成国家统治失控与动盪。

  皇帝有贤愚之分,臣子也有忠奸之别。但究竟什么才是成为好官的条件?符合了条件,又真能流芳百世吗?歷代百官中不乏难得一见的清官,如海瑞这种模範官僚,但犯颜直谏,往往落得贬官下场,人言:「伴君如伴虎」,就算一生安分守己、勤俭持家,也不知道哪天会招来他人的诋毁,总之,受重用的人仍在少数。反观,潜伏在皇帝身边的小人,也许才疏学浅或心怀不轨,却权倾朝野。这样看来,当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一个人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时,劝告他人可能招致人际上的误会,若选择独善其身,又太过无情。也有人喜欢曲意逢迎,以求官运亨通。但我相信:歷史是一座不朽的天平,时光会冲淡谗言、诋毁,也能洗刷冤屈。

  虽然人言可畏,但可敬的却是汗青。地下忧愤而死的忠臣是否能因此瞑目已不可考,可知的是不论是当时的得志还是失意,千百年后,他们所有的事蹟都将为后人所推崇、警惕,或评论一番。唐玄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拿起「万历十五年」这面歷史的明镜,在作者犀利的笔锋下,窥探看似风平浪静的万历十五年,实则是一场风雨的前兆。然而置身于故事之外的我们,也应当思考,若是在生活中也遇上了问题,我们是否能跳脱当下迷思而未雨绸缪?这才是我们读这本书真正的意义所在。

  四●讨论议题:

  为何每个人都说「瑕不掩瑜」,而歷史却不一定如此,有许多皇帝、大臣一生丰功伟业,却因为一个错误而遗臭万年,其中是否有其塬因?或者,我们应该以更多面向分析歷史,而不是轻易的概括论定?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

  今天《万历十五年》进入了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张居正可谓是大明王朝最后一根顶梁柱了,这根顶梁柱一倒,明帝国顿时失去重心,一步步滑入深渊。申时行虽然老成持重,但他所苦心经营的,终究只是表面的平和,是一抹夕阳红,是无法把脱轨的帝国拉回来的。而这样的一个表现,就是万历皇帝向他的臣民做消极怠工,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我一看到我也有种摸不到头脑的感觉。在我们平常的印象中,君臣关系要么是琴瑟和鸣(原意指夫妻,这里我觉得君为夫,臣为妻也并非不可不是么)如唐太宗一朝;要么是君主绝对专制,臣子只是一群附庸如隋炀帝一朝;要么就是臣下乱政,君主形同虚设如汉昭帝一朝的霍光。再者说,君主消极怠工的也不少,可是消极怠工是为了对抗臣民就很稀奇了,至于万历为何会如此,书中也做了解释。万历之所以如此,乃是出于一种报复,报复文官们不支持他废长立幼。前文已述,万历的宠妃是郑氏,因此他想让郑氏的孩子做太子,可惜郑氏的孩子并非嫡长子,这就是私人情感和礼制的冲突了,而在明代,礼仪道德甚至可以凌驾于法律,因此那些饱受礼仪道德熏陶的文官自然不可能同意这样违背祖制的想法。不过话又说回来,万历单纯凭借个人情感来决定立储这样的大事,自是不合理,可难道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就很合理么?我们都知道科举制的意义就是打破了门第和出身对于有才之士的限制,然而选拔官员如此开明,怎么到了立储就如此草率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我并不认为这可以以一句“这是祖制”来解释,九品中正制也是祖制,为什么就能改呢?

  说到底我认为这还是那些臣子的人性的弱点,科举取士可以帮助他们飞黄腾达,可一旦他们踏入仕途,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就又开始满口礼制,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双重性格”,实在是可笑至极。

  言归正传,万历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已经是一个“老油条”了,他不反驳,不屈服,只是这样冷处理,倒也扛了一段时间。不过众口铄金,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万历还是没能撑住,立了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下好了,皇帝彻底死心,不仅是废长立幼的'心已死,连工作的心也一并[]化为灰烬,就这样,大明王朝在这样的“无人驾驶”状态下驶过了二十年。御宇48年后,万历驾崩。不过人虽然不在了,事情还未了结,文官内部早已没有了反对万历废长立幼时的同心协力,而是分裂成了诸多派别,经过了万历一朝,文官内部的裂痕已无法弥合。

  万历不是一个好皇帝,他的所作所为都不利于他对于文官们的统治。管理下属,无非就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下功夫,可万历呢?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反其道而行之。在他执政后期,由于怠于政事,因此对于官员的物质奖励也就搁下了,又由于万历向来对于各种礼仪毫无兴趣,因此精神奖励也就不复存在,那既然没有激励,哪个官员会有动力继续效忠呢?

  至此,这个王朝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就像一辆车已经失去了动力,只是凭借惯性在向前挪动。这个恶果的种子,要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种下了。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3

  自己本不是一个历史观很强的人,但当时只在kindle上粗略读过后便搁置了。最近一档综艺节目叫做《一本好书》,从万历皇帝的视角出发对该书进行了舞台剧式的演绎,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为一个孩子背负的王朝,为一个帝王无奈的抗争。

  本书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不论是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哲学家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俞大猷,也都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1583年春的会试,万历皇帝询问与试举人,为什么他越想励精图治,但后果却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松懈?是因为他缺乏仁民爱物的精神,还是在于他的优柔寡断?或许他已感觉到自己拯救一个看似坚不可摧实则摇摇欲坠的大王朝的无力。在与文官集团经历了长达15年的立太子之争,万历与文官集团彻底决裂,并开始长期罢工,直至1620年万历驾崩,帝国暮气,回天乏术,24年后,整个明朝灭亡。

  看到此时,非常纳闷,为什么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的矛盾会如此之深,到可以终身不上朝?是只有万历如此还是明朝的皇帝均是如此?可能都是如此吧,他抗争过,尽管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但被剥夺个人意志的他抗争不过2万人的文官集团,抗争不过没有法治只讲道德终要走向灭亡的封建帝制。万历登基时还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他曾经也勤勉朝政励精图治,关心国家和人民,可当一个摆设的皇帝真的'是一件让人厌倦的事,罢了罢了。

  关于张居正,因为其是湖北江陵人,印象深刻当年高考语文(湖北考生)的阅读理解就是选自熊召政的《张居正》,后来也听郦波教授在百家讲坛讲《风雨张居正》,虽不太记得清内容了,但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如泣如诉的语风难以忘记。“整顿官吏,政令传出,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条鞭法,仓粟充盈,可支十年有余”。《明朝那些事儿》对他如此评价: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不说他身负绝学,改革创新,也不说他专断独行,表里不一,只是想不到在其死后遭万历清算抄家掘坟,曾经的亦师亦父,亦臣亦友的情谊可以变得如此决绝,不禁唏嘘,或许不止张居正是一个复杂的人,是人性本就复杂。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西班牙的舰队已整备出征英国,世界局势如是。而1588年1月17日清晨,“将星西殒之际,我们一个古老的帝国业已失去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戚继光的“鸳鸯阵法”最开始是从老板口中听到的,当时查了资料并没研究出什么所以然,待今日重读本书,发现“鸳鸯阵法”其实是因时制宜之策略,是在军事创新与政治妥协之间实现平衡的智慧之举。从古至今,改革都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充当改革家,既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更要有审时度势的大局观,从实际情况出发。同理到企业发展中,最完美最先进的改革方案往往是无法执行的,在妥协中务实前进,达成目标或许才是法则。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万历十五年间,发生的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的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历史并不是一人一时,或者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它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的。而要发现这种联系和规律,就不能拘泥于单独的大小事件,必须将它放在大视野下,才能看得明白”,此乃作者的“大历史观”。

  正如王强老师在混沌大学《历史的凝视》课程中所说的,对过去有意识,对未来有觉知,这似乎将人类同动物区分开来。培养历史观,其实是让我们去了解历史的事实与真相,因为历史是时间的证人,是真理的光亮,是记忆的生命,是生活的导师。我们走向历史的同时,也在走向未来。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4

  万历十五年,是按阴历,若按阳历是公元1587年,但实际是1587至1588年初。

  第一个要讲的自然是万历皇帝,他生于1563年,死于1620年。9岁登上皇位,是为万历,所以在位时间是1572-1620,共48年。

  从年龄上来看,他刚登上皇位时,需要多方协助,于是引出第二个重要的人物——张居正。

  张居正死于1582年,1587年时,他已经不在世5年了。他的继任者是张四维,但是很快因为患病,一病不起。而另两位资历深厚的马自强和吕调阳也相继病死,所以就把第三个人物——申时行推到了首辅的位置。虽然资格最浅,但得机会垂青,所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申时行1583年上任,到1587年时,他在任四年。1591年,他被迫离职。

  第四个讲的是海瑞,他是1587年11月13日离世的,而第五个人物——戚继光虽然是1588年1月17日离开人间,但按阴历算,是万历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

  最后一位——李贽,如果我们非要和1587年进行关联的话,他是在一年后的1588年剃度为僧了。

  简单说呢,这书就主要是写了一个皇帝——万历,两个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三个忠臣——清官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

  1587年表面四海升平、无事可记,但实际已彰显了大明的终结。当时万历只有24岁,按说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但是什么导致他从励精图治变的心灰意懒,甚至于连最后30年都不上朝了呢?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不能传位于自己最喜欢的女人生下的儿子,当然他也不能给予这个女人皇后的名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张居正有关,万历从张居正身上看到了阴阳之分,我认为就是高尚和自私吧。有时想想,这是人性,肯定每个人身上都有相应的成分,只是所占比例不同而已。由此,万历感到心灰意冷,从而消极怠工。

  这六个人,在同一种机制下,虽然分属不同的职位,但都被机制所挟制,哪怕是贵为皇帝的万历,其中主要的利益集团就是庞大的文官系统。这一年,若万历勤于政事,那么有很多事情也许可以有所改变,但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如此的结局。在国内,1601年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为后来征服明朝做下了准备。而在国外,1587年——西班牙征英的前一年,那自然也是准备的一年……

  在牛年春节的这段时间,再读一遍《万历十五年》,上一次阅读是20xx.11.05,看的是珍藏版,增订纪念本。回首之前,我经常会发现自己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定。尤其是对照投资上许多个股的走势,努力思考当时的想法和为什么做出那样的决定,再反思发现虽然不能全部避免,但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更好,所以我希望牛年正式开市后,我能更认真的思考然后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

  在世俗道德要求下,人具有两面性。张居正、海瑞、戚继光的官场行为充分体现了古代文官的两面性。一面是孔孟经典思想教导的仁义道德,一面是难以克服的人性弱点。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我觉得不存在善恶。善恶是道德要求为评价标准。抛开道德,人性存在弱点,这些弱点正是生存的需要产生的'利己主义。

  要克服人性的弱点,需要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明朝更多的是以道德要求去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对错,缺乏制度体系规范管理和行为。一群文官集团把持朝堂国家,没有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规范,势必造成人性弱点的爆发,愚民教育、表里不一。读此书,才知道张居正、海瑞、戚继光并不是课本上描述或大众普遍认为的形象,但也不能凭此书描述,就一票否决了这些历史人物。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告诉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在能客观。

  儒家道德思想不再符合封建社会后期的发展。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的心学,李贽对社会、自我带有冲突的哲学思考。紧固思想、反对社会新生事物、培养愚民,违反社会发展的规律,这种意识必然阻碍社会发展。

  儒家认为有修养的人是谦虚的。但放到社会发展的背景中,过分谦虚使人猥琐,适当骄傲使人成功。但并不是说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都是虚伪的。道德与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